一种组培苗培育用浇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47616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3 22: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培苗培育用浇灌装置,包括底座箱和育苗筒,所述底座箱顶面固定安装有育苗筒,且育苗筒内部设置有孔板,并且孔板顶面边缘固定安装有挂钩,所述挂钩顶部与育苗筒挂接,所述底座箱内部固定安装有环管,且环管表面贯通连接有内管,并且内管表面开设有分流孔。有益效果:在进行组培苗培育浇灌时,营养液在水泵的泵送下沿泵水管进入到分流管中,经过输水管进入到环管中,经过环管进入到内管中,沿分流孔排入到培育土中,由于分流孔均匀分散,且内管等角度环形分布,营养液流入到培育土中时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浇灌的均匀性以及组培苗根系的吸收效率,避免了局部营养物质浓度过高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植物培养,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组培苗培育用浇灌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的组培苗生根诱导培养装置分为一体式以及分离式,一体式即是一个大型的培育盆内部种植多株芽茎段,从而导致其中一株芽茎段滋生细菌时,会导致细菌在多珠芽茎段之间进行传播,最终导致大量的芽茎段死亡,提高培养成本,分离式就是设置多组小型的培育盆,在每个培育盆的内部种植少量的芽茎段,虽然避免了芽茎段滋生细菌无法大量传播的情况发生,但是需要工作人员对每个小型的培育盆进行浇灌培养液,从而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多次浇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

2、经过检索后发现,申请号为cn202223453986.7,名称为一种组培苗生根诱导培养装置,该申请提出了由于芽茎段每天都在不断的生根,使后期的芽茎段根部较长,而目前直接将培养液浇灌在培养基的表面,需要使培养液向下渗透,从而使部分培养液留在培养基的上层,导致培养液无法快速、全面的对芽茎段的根茎进行接触,导致培养液的使用效果下降,最终导致芽茎段的健康状态下降的问题,通过在培育盆一侧开设浇灌孔的方式来解决培养液渗透不均匀的问题,但是,由于其浇灌孔集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培苗培育用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箱(1)和育苗筒(2),所述底座箱(1)顶面固定安装有育苗筒(2),且育苗筒(2)内部设置有孔板(3),并且孔板(3)顶面边缘固定安装有挂钩(7),所述挂钩(7)顶部与育苗筒(2)挂接,所述底座箱(1)内部固定安装有环管(8),且环管(8)表面贯通连接有内管(5),并且内管(5)表面开设有分流孔(6),所述内管(5)贯穿延伸至育苗筒(2)中,且内管(5)沿环管(8)中轴线等角度布置有多组,并且内管(5)贯穿孔板(3)并与孔板(3)滑动连接,所述底座箱(1)一侧安装有水泵(13),且水泵(13)出水端贯通连接有泵水管(16),并且泵水管(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培苗培育用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箱(1)和育苗筒(2),所述底座箱(1)顶面固定安装有育苗筒(2),且育苗筒(2)内部设置有孔板(3),并且孔板(3)顶面边缘固定安装有挂钩(7),所述挂钩(7)顶部与育苗筒(2)挂接,所述底座箱(1)内部固定安装有环管(8),且环管(8)表面贯通连接有内管(5),并且内管(5)表面开设有分流孔(6),所述内管(5)贯穿延伸至育苗筒(2)中,且内管(5)沿环管(8)中轴线等角度布置有多组,并且内管(5)贯穿孔板(3)并与孔板(3)滑动连接,所述底座箱(1)一侧安装有水泵(13),且水泵(13)出水端贯通连接有泵水管(16),并且泵水管(16)另一端贯通连接有分流管(12),所述分流管(12)表面贯通连接有输水管(11),并且输水管(11)与环管(8)贯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培苗培育用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箱(1)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育苗筒(2)等间距分布有多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荣谢菲王仕江隋启君常履碧郑玉苹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良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