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智能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高空作业量巨大且复杂,传统安全管理方式主要依赖人工巡查与经验判断,存在诸多弊端。一方面,信息获取不及时,安全隐患难以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导致事故预防工作滞后。另一方面,管理效率低下,人工巡查覆盖范围有限,无法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控,易出现监管漏洞。此外,传统方法难以对安全隐患进行准确预警,无法根据实时数据提前制定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使得施工过程中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影响工程进度和企业声誉。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与设备在建筑施工中的广泛应用,虽然为科学化管理建筑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现有技术在超高层建筑高空作业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仍不够成熟和完善,亟需一种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的超高层建筑施工智能化控制方法及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智能化控制方法及系统,解决了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智能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智能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安全监测设备还具备自动收紧缓冲功能,当监测到作业人员出现意外坠落趋势时,能迅速自动收紧,限制人员的坠落距离,并采用先进缓冲材料和结构设计提供有效缓冲力,减少对身体的冲击伤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智能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过程中,采用主成分分析对高维度数据进行降维处理,以提高计算效率,并通过不断优化模型结构和参数,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准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智能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智能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安全监测设备还具备自动收紧缓冲功能,当监测到作业人员出现意外坠落趋势时,能迅速自动收紧,限制人员的坠落距离,并采用先进缓冲材料和结构设计提供有效缓冲力,减少对身体的冲击伤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智能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过程中,采用主成分分析对高维度数据进行降维处理,以提高计算效率,并通过不断优化模型结构和参数,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准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智能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中,还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确定影响高空作业安全的关键因素和指标,为每个指标分配合理权重,依据该指标体系对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风险预警阈值,当风险水平超过预警阈值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智能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教育培训与模拟演练系统中的高空作业场景是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和虚拟现实引擎,根据超高层建筑的实际结构和施工工艺进行建模与仿真,构建出逼真的建筑结构、作业设备、安全设施等场景,使作业人员仿佛置身于真实的作业环境中,增强培训效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旭艳,李建华,王佳和,桂超,林铎,宋维富,温坤明,蒋俊雄,江政民,孙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建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