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增强换热的组装式相变材料封装容器及换热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7317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3 22: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增强换热的组装式相变材料封装容器及换热箱,封装容器包括上凸面单元,所述上凸面单元下方设置下凹面单元,所述上凸面单元、下凹面单元之间通过盖体连接;所述上凸面单元包括上凸面,所述上凸面两侧边连接上坡面;所述下凹面单元包括下凸面,所述下凸面两侧边连接下坡面;两上坡面之间夹角为顶面角,两下坡面之间夹角为底面角;所述顶面角与底面角同向,所述顶面角角度大于底面角角度。本技术通过将平板式封装容器改变为瓦片式,在增大换热面积的同时使多个储能板在组装中由面接触改进为线接触,从而最大化减小接触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增强换热的组装式相变材料封装容器及换热箱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日趋成熟,储能技术成为当代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不仅可以推动供暖与供冷领域的降碳,同时在可以提升能源利用率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储能技术主要有显热储热、潜热储热及光化学储热等,其中在潜热储能中相变材料的封装是发挥材料的储能能力的至关重要环节,合适的封装结构不仅可以放大相变材料的优势,还可以弥补其缺点。

2、多数相变材料传热性能较差,增大相变材料和传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面积是强化相变储能材料换热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相变材料模块化单元的几何形状可为球形、圆柱形、板状等,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封装单元的形状、壳体材料、厚度、容量等均会对储能密度和效率产生影响。基于腐蚀性的考虑,目前常用的封装材料通常为塑料,形状上多为厚度较薄的平板状,通过上下平面间的凹凸来进行组装,但其传热较慢以及承重能力有限,限制了该技术的产业推广。

3、本技术从腐蚀性、传热性能、承重支撑性能和易拆卸等方面着手,提出一种可增强换热的组装式相变材料封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增强换热的组装式相变材料封装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凸面单元,所述上凸面单元下方设置下凹面单元,所述上凸面单元、下凹面单元之间通过盖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强换热的组装式相变材料封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面、下凸面均为水平面,所述上凸面与下凸面宽度一致,所述顶面角与底面角均朝向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强换热的组装式相变材料封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面单元与下凹面单元的外轮廓形状相同,所述盖体设置在凸面单元与下凹面单元的外轮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强换热的组装式相变材料封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增强换热的组装式相变材料封装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凸面单元,所述上凸面单元下方设置下凹面单元,所述上凸面单元、下凹面单元之间通过盖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强换热的组装式相变材料封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面、下凸面均为水平面,所述上凸面与下凸面宽度一致,所述顶面角与底面角均朝向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强换热的组装式相变材料封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面单元与下凹面单元的外轮廓形状相同,所述盖体设置在凸面单元与下凹面单元的外轮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强换热的组装式相变材料封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置有锥形灌装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强换热的组装式相变材料封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面设置至少两个,每个上凸面的左侧连接左上坡面,每个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军朱绪凤刘洪伟刘新林温泽富官敬涛杨子启刘杰罗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