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技术

技术编号:4646183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3 22:25
本申请涉及一种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其中,驱动电路包括:波形恢复电路和电压补偿电路;波形恢复电路的输入端与显示面板中的目标行栅极线中的检测点连接,波形恢复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压补偿电路中的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待补偿的栅极线连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待补偿的栅极线中的补偿点连接;波形恢复电路用于将待补偿栅极线的补偿点的波形恢复为方形波,电压补偿电路用于将补偿点的方形波的高电平补偿至目标高电平,以及将补偿点的方形波的低电平补偿至目标低电平。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边无芯片的栅极驱动电路驱动的电路,对于大尺寸显示面板存在电阻‑电容负载效应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1、在现有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当中,显示面板中的栅极线(gate)的驱动方式包括单边驱动和双边驱动两种。目前在监视器或者电视设计中,为适应市场需求趋势,尺寸更大是最直观的发展优势之一,而更大的尺寸往往会带来面内栅极线的走线电阻-电容负载效应(电阻-电容负载效应)更大的问题,更大的电阻-电容负载效应会导致时钟信号波形走至中远端时严重失真,从而导致中远端部分的像素充电与栅极源端部分充电时间不均一导致比较大的亮度差,影响显示效果;故目前在大尺寸设计中,驱动方式往往都是双边驱动,这种驱动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走线电阻-电容负载效应带来的影响,同时配合提高vgh电压,解决面板发光不均的问题。

2、但是双边驱动相较于单边驱动的缺点有:1)电路设计更复杂:双边驱动需要在两侧布置无芯片的栅极驱动电路(gate driver less,gdl),增加了电路的复杂程度和布线以及制造工艺的难度。2)成本更高:在使用栅极芯片的应用场景下,双边驱动芯片用量是单边驱动的两倍。3)空间占用更高:双边驱动由于两侧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波形恢复电路和电压补偿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恢复电路包括两个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所述两个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方向相反且均与显示面板中的目标行栅极线中的电容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补偿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行栅极线与所述待补偿栅极线为同一组栅极线;所述同一组栅极线是指具有相同时钟信号的栅极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波形恢复电路和电压补偿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恢复电路包括两个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所述两个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方向相反且均与显示面板中的目标行栅极线中的电容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补偿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行栅极线与所述待补偿栅极线为同一组栅极线;所述同一组栅极线是指具有相同时钟信号的栅极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第一mos管的栅极与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显示面板的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炳宏胡洋叶利丹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