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杏鲍菇免疫活性肽生物利用度的溶菌酶-黄原胶结合物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46099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3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杏鲍菇免疫活性肽生物利用度的溶菌酶‑黄原胶结合物纳米颗粒,它是以溶菌酶、黄原胶和杏鲍菇免疫活性肽为原料,通过美拉德反应可控湿热法制备得到的负载杏鲍菇免疫活性肽的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的杏鲍菇免疫活性肽的氨基酸序列为LLGVD。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温和、可控的美拉德反应结合超滤纯化技术,在温和条件下实现杏鲍菇免疫活性肽的高比例、高活性负载,有效保持了杏鲍菇免疫活性肽的结构完整性与免疫调节活性,在开发改善免疫力低下功能食品或相关产品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显著提升了活性肽的物理稳定性、抗消化能力及潜在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而且整个工艺安全、绿色、相对简单且具备良好的可放大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杏鲍菇免疫活性肽生物利用度的溶菌酶-黄原胶结合物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杏鲍菇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8.1%,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研究发现,杏鲍菇经蛋白酶解获得的多肽能够通过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来调节宿主免疫应答。科研工作人员通过酶解、超滤及凝胶层析技术从杏鲍菇中分离纯化出多肽组分,该多肽组分可激活小鼠ana-1巨噬细胞中的tlr2/4信号通路,并诱导细胞分泌tnf-α与il-6,从而增强细胞的吞噬功能,展现出显著的免疫调节活性(sun,er.al.antioxidant,antitumor and immunostimulatory activities of the polypeptide from pleurotuseryngii myceliu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17,97:323-330.)。然而,杏鲍菇免疫活性肽需经口服途径进入体内,经过胃肠道消化吸收后,再通过体循环输送至各器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杏鲍菇免疫活性肽生物利用度的溶菌酶-黄原胶结合物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它是以溶菌酶、黄原胶和杏鲍菇免疫活性肽为原料,通过美拉德反应可控湿热法制备得到的负载杏鲍菇免疫活性肽的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的杏鲍菇免疫活性肽的氨基酸序列为LLGV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菌酶-黄原胶结合物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菌酶-黄原胶结合物纳米颗粒是由以下方法制得的:将溶菌酶与黄原胶溶解于超纯水中,依次进行水化、湿热反应、采用超滤离心管进行离心,得到溶菌酶-黄原胶结合物溶液;将杏鲍菇免疫活性肽与溶菌酶-黄原胶结合物溶液混合,室温搅拌,冻干,获得负载杏鲍菇免疫活性肽的溶菌酶-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杏鲍菇免疫活性肽生物利用度的溶菌酶-黄原胶结合物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它是以溶菌酶、黄原胶和杏鲍菇免疫活性肽为原料,通过美拉德反应可控湿热法制备得到的负载杏鲍菇免疫活性肽的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的杏鲍菇免疫活性肽的氨基酸序列为llgv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菌酶-黄原胶结合物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菌酶-黄原胶结合物纳米颗粒是由以下方法制得的:将溶菌酶与黄原胶溶解于超纯水中,依次进行水化、湿热反应、采用超滤离心管进行离心,得到溶菌酶-黄原胶结合物溶液;将杏鲍菇免疫活性肽与溶菌酶-黄原胶结合物溶液混合,室温搅拌,冻干,获得负载杏鲍菇免疫活性肽的溶菌酶-黄原胶结合物纳米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溶菌酶-黄原胶结合物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菌酶与黄原胶的质量比为1:2~1:4,优选为1:2.5~1:4,更优选为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菌酶-黄原胶结合物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菌酶与黄原胶溶于超纯水中,溶菌酶与黄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磊田江榕詹麒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