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叶收获台、银杏叶收获机及银杏叶收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46069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3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银杏叶收获台、银杏叶收获机及银杏叶收获方法,银杏叶收获台的结构包括收获台架,在所述收获台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采摘机构,所述采摘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组采摘辊,每组采摘辊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两组采摘辊之间相互靠近形成植株通道,在所述采摘机构的两侧下方分别设置有输送器,在所述收获台架上设置有罩体,在所述罩体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与植株通道对应的植株入口和植株出口。所述采摘辊和所述输送器都为前后倾斜设置,采摘辊和输送器由前至后高度逐渐升高。银杏叶收获机包括车体、升运装置、料箱以及银杏叶收获台。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大大提高银杏叶的收获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适用于银杏树矮化密植技术的银杏叶采摘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银杏叶收获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银杏叶收获台、银杏叶收获机及银杏叶收获方法


技术介绍

1、银杏叶因为具有药用价值使银杏作为经济作物进行种植,为了便于银杏叶的采摘,采用银杏树矮化密植技术,但现在缺乏专用于银杏叶采摘的机械设备,基本上仍采用人工采摘的方式,导致采摘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2、所以现在亟需一种机械化收获银杏叶的设备,以提高银杏叶的收获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银杏叶收获台及银杏叶收获机,以解决现在人工采摘银杏叶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银杏叶收获台,包括收获台架,在所述收获台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采摘机构,所述采摘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组采摘辊,每组采摘辊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两组采摘辊之间相互靠近形成植株通道,在所述采摘机构的两侧下方分别设置有输送器,在所述收获台架上设置有罩体,在所述罩体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与植株通道对应的植株入口和植株出口。

3、作为本专利技术银杏叶收获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银杏叶收获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收获台架,在所述收获台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采摘机构,所述采摘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组采摘辊,每组采摘辊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两组采摘辊之间相互靠近形成植株通道,在所述采摘机构的两侧下方分别设置有输送器,在所述收获台架上设置有罩体,在所述罩体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与植株通道对应的植株入口和植株出口;所述采摘辊和所述输送器都为前后倾斜设置,采摘辊和输送器由前至后高度逐渐升高;在所述植株通道上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拢枝杆,所述拢枝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采摘辊的轴向一致,所述拢枝杆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弹性调节机构与收获台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杏叶收获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收获台架,在所述收获台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采摘机构,所述采摘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组采摘辊,每组采摘辊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两组采摘辊之间相互靠近形成植株通道,在所述采摘机构的两侧下方分别设置有输送器,在所述收获台架上设置有罩体,在所述罩体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与植株通道对应的植株入口和植株出口;所述采摘辊和所述输送器都为前后倾斜设置,采摘辊和输送器由前至后高度逐渐升高;在所述植株通道上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拢枝杆,所述拢枝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采摘辊的轴向一致,所述拢枝杆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弹性调节机构与收获台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收获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机构共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采摘机构左右并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收获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获台架的后端设置有收料仓,在所述收料仓内设置有输料绞龙,所有的所述输送器的末端延伸至所述收料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收获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辊包括辊轴和设置于所述辊轴上的梳打毛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收获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获台架的前方设置有分禾器,所述分禾器位于植株入口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收获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佩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吉龙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