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电动势谐波抑制的转子共享型复合磁通调制电机极槽配合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44818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反电动势谐波抑制的转子共享型复合磁通调制电机极槽配合设计方法,包括:利用电机反电动势作为中间变量,搭建气隙磁密与电机输出转矩的关系,通过降低气隙磁密时间谐波实现反电动势THD性能改善,从而实现转矩脉动下降和电机整体转矩密度的提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计极槽配合,实现了转子共享型复合磁通调制电机的最佳性能表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调制,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反电动势谐波抑制的转子共享型复合磁通调制电机极槽配合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电机设计通常以气隙磁密作为关键参数,但对于结构复杂的转子共享型复合磁通调制电机(如rsc-fm),直接建立气隙磁密与电机输出转矩之间的关系较为困难。传统混合动力系统中的多端口电机多采用单定子结构,这种结构下,转矩调节电机绕组和转速调节电机绕组共用同一定子,易导致双绕组间耦合强烈,从而在双绕组中产生反电动势谐波。尤其当双绕组的极对数存在倍数关系或公约数(除1外)时,反电动势性能会显著恶化。

2、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基于反电动势谐波抑制的转子共享型复合磁通调制电机极槽配合设计方法,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反电动势谐波抑制的转子共享型复合磁通调制电机极槽配合设计方法,通过合理设计极槽配合,实现了转子共享型复合磁通调制电机的最佳性能表现。

2、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反电动势谐波抑制的转子共享型复合磁通调制电机极槽配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电机反电动势作为中间变量,搭建气隙磁密与电机输出转矩的关系,通过降低气隙磁密时间谐波实现反电动势THD性能改善,从而实现转矩脉动下降和电机整体转矩密度的提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电动势谐波抑制的转子共享型复合磁通调制电机极槽配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子共享型复合磁通调制电机拆分为转矩调节电机和转速调节电机两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反电动势谐波抑制的转子共享型复合磁通调制电机极槽配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转速调节电机的运行需满足以下条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反电动势谐波抑制的转子共享型复合磁通调制电机极槽配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电机反电动势作为中间变量,搭建气隙磁密与电机输出转矩的关系,通过降低气隙磁密时间谐波实现反电动势thd性能改善,从而实现转矩脉动下降和电机整体转矩密度的提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电动势谐波抑制的转子共享型复合磁通调制电机极槽配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子共享型复合磁通调制电机拆分为转矩调节电机和转速调节电机两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反电动势谐波抑制的转子共享型复合磁通调制电机极槽配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转速调节电机的运行需满足以下条件:内电枢绕组的电频率、内转子的机械转速以及永磁外转子的机械转速之间应遵循公式(1)所示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反电动势谐波抑制的转子共享型复合磁通调制电机极槽配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转速调节电机通过减少内气隙磁密与内电枢绕组函数空间阶数相同的谐波次数,以降低由时间谐波引起的反电动势谐波;优化措施包括合理选择极槽配合方案、采用分布式绕组或调整绕组分布系数、优化短距系数,以及在必要时设计谐波削弱绕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反电动势谐波抑制的转子共享型复合磁通调制电机极槽配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转速调节电机的内定子应采用低偶极对数的整数槽分布绕组,以确保在该极对数下绕组函数的高次谐波幅值极低,且高次谐波均为偶数,从而显著降低反电动势谐波;为了避免调磁环和永磁体与内定子绕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锦程蔡政罗伊逍赵飞张明明董广忠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