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透光石浮雕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44689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造透光石浮雕的制作方法,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将生物基聚氨酯树脂与脂肪族异氰酸酯混合,加入聚丙烯酸酯、有机硅及纳米二氧化硅、玻璃微珠等填料,随后分散、真空脱泡后制得浆料,采用分层浇筑工艺结合气压压印技术成型,通过UV‑热双重固化缩短周期,制得浮雕。本发明专利技术突破传统工艺瓶颈利用生物基树脂替代环氧树脂,符合环保需求,纳米二氧化硅与玻璃微珠形成漫反射体系,透光率≥70%,表面光泽柔和无眩光,脂肪族异氰酸酯赋予耐黄变特性,对比传统不饱和聚酯及环氧树脂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透光性、耐候性、力学性能及环保性上显著提升,适用于高端建筑装饰、艺术浮雕等场景,兼具工业化量产与个性化定制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造透光石浮雕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装饰艺术与建筑材料领域,透光石浮雕以其独特的光影效果备受青睐,但其制备技术的发展历程却充满技术瓶颈的突破与迭代。早期技术体系完全依赖天然透光石材,如云母石、玉石等珍稀矿物,通过高精度超薄切割工艺实现基础透光功能,然而这类天然材料存在结构性缺陷:其平均密度达到2.8-3.2g/cm3,脆性指数高达6.5-7.0,导致在加工深度超过5mm的浮雕造型时,裂纹发生率超过40%。在光学性能方面,天然石材的透光率普遍低于50%,在6000k色温光源下,光线漫反射系数仅0.35-0.42,导致照明区域出现明暗差超过30%的眩光问题,严重影响视觉舒适性。

2、进入复合材料时代,首个技术突破出现在树脂基材料阶段。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填充平均粒径5-10μm的氢氧化铝粉,通过真空浇铸成型制备的透光板,密度降至1.8-2.0g/cm3,仅为天然石材的60%左右,成功解决了自重问题,但该工艺存在显著缺陷在常温固化周期长达24-48小时,某年产5万平方米的生产线需配备300组模具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造透光石浮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人造透光石浮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生物基聚氨酯和纳米二氧化硅的采用代替传统环氧树脂符合环保需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人造透光石浮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与玻璃微珠形成漫反射体系,光线通过时产生柔和光晕效果,避免传统工艺的刺眼眩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人造透光石浮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使用的原料代替天然石材,其成本降低30-50%,且可以根据需求定制不同的形状图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人造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透光石浮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人造透光石浮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生物基聚氨酯和纳米二氧化硅的采用代替传统环氧树脂符合环保需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人造透光石浮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与玻璃微珠形成漫反射体系,光线通过时产生柔和光晕效果,避免传统工艺的刺眼眩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人造透光石浮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使用的原料代替天然石材,其成本降低30-50%,且可以根据需求定制不同的形状图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人造透光石浮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采用的0.1%偶氮染料可以实现鲜艳透光色,使得透光率≥7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佳琪道媛陈鹏曾祥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上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