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轮储能,具体为一种电动发电分离的飞轮储能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飞轮储能装置具有功率密度大,充放电频次高,工作响应快,环保无污染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已经应用于轨道交通、电网调频、新能源发电和不间断电源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飞轮储能装置存在两种工作状态,即电动状态和发电状态,电动状态下电机带动飞轮转子,利用飞轮的大惯性以及不断提高转速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进行储存,发电状态下由飞轮转子减速带动电机转子进行发电,通常情况下,这两种状态所使用的电枢绕组为同一个,即电机的定子电枢绕组,进行双向的能量传递。飞轮储能装置的储能量主要取决于飞轮转子的大小和转速,其充放电功率则是取决于电机的功率,若电机功率由于体积、成本等因素无法提高,便直接限制了飞轮储能装置的充放电功率这一重要指标,在一些需要瞬时大功率放电的应用场景中也无法很好的发挥其重要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改进需求,本专利提供了一种电动发电分离的飞轮储能装置及系统,其目的在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发电分离的飞轮储能装置,包括下机壳(1),所述下机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机壳(2),所述下机壳(1)的顶部与上机壳(2)的底部均开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壳(1)内部设置有第一定子铁芯(301),所述第一定子铁芯(301)分为上下两段,上下两段第一定子铁芯(301)均为环形结构,上下两段第一定子铁芯(301)之间沿圆心方向由外向内依次嵌设有环形励磁绕组(302)和第一电枢绕组(303),上下两段第一定子铁芯(301)均固定连接于下机壳(1)的内壁上,所述下机壳(1)内部转动连接有放置于第一定子铁芯(301)环形内部的飞轮转子(304),所述飞轮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发电分离的飞轮储能装置,包括下机壳(1),所述下机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机壳(2),所述下机壳(1)的顶部与上机壳(2)的底部均开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壳(1)内部设置有第一定子铁芯(301),所述第一定子铁芯(301)分为上下两段,上下两段第一定子铁芯(301)均为环形结构,上下两段第一定子铁芯(301)之间沿圆心方向由外向内依次嵌设有环形励磁绕组(302)和第一电枢绕组(303),上下两段第一定子铁芯(301)均固定连接于下机壳(1)的内壁上,所述下机壳(1)内部转动连接有放置于第一定子铁芯(301)环形内部的飞轮转子(304),所述飞轮转子为铁磁转子,所述上机壳(2)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子铁芯(43),转子铁芯(43)通过转轴(5)与飞轮转子(304)固定连接,所述下机壳(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径向机械轴承(6),所述下机壳(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磁轴承(7),所述下机壳(1)通过第一径向机械轴承(6)与飞轮转子(304)转动连接,所述上机壳(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径向机械轴承(8),所述上机壳(2)通过第二径向机械轴承(8)与转轴(5)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发电分离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壳(2)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定子铁芯(41)和第二电枢绕组(42),所述第二定子铁芯(41)与上机壳(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枢绕组(42)缠绕于第二定子铁芯(41)外部,所述转子铁芯(43)放置于第二定子铁芯(41)的内部且转子铁芯(43)与转轴(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发电分离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轴承(7)包括铁磁环(71)和轴承励磁绕组(72),所述铁磁环(71)的顶部与下机壳(1)固定连接,所述铁磁环(71)与下机壳(1)的内顶壁之间设置有隔磁材料,所述铁磁环(71)为开口向下的凹槽结构,所述轴承励磁绕组(72)嵌设于铁磁环(71)内部,所述飞轮转子(304)为铁磁转子,且飞轮转子(304)与磁轴承(7)临界吸引,铁磁环(71)的外径d1与飞轮转子(304)的外径d2比例为d1=(0.8-0.9)d2,铁磁环(71)的内径d3与飞轮转子(304)的外径d2比例为差值为d3=(0.5-0.6)d2,铁磁环(71)的外径d1与第二定子铁芯(41)的外径d4比例为d1=(10mm-20mm)+d4,铁磁环(71)的面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材毅,王风华,陈家昌,余波,陈中强,徐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飞轮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