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电极阵列植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44261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电极阵列植入装置,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包括:吸附笔,通过负压或胶粘的方式与待植入的微电极阵列的阵列端连接;安装座与吸附笔连接,安装座的安装面用于与待植入的微电极阵列的连接器端连接;卡扣与安装座连接,卡扣与安装面相对的一面上具有螺栓孔,螺栓孔内连接紧固件,紧固件与安装面之间适于夹紧待植入的微电极阵列的连接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适应不同规格和类型的微电极阵列,吸附笔的吸附方式可以根据微电极阵列选择负压或胶粘,以确保良好的连接效果。安装座的安装面和卡扣的设计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能够通过调整紧固件的夹紧力度来适配不同尺寸的连接器,从而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其性价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具体涉及一种微电极阵列植入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神经科学研究不断深入,脑机接口技术迅速发展,植入式神经微电极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过,传统的机械夹持式植入工具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了几个关键难题:

2、其一,机械损伤风险高。刚性夹持装置在操作时所施加的夹持力,很容易使电极出现塑性变形、结构断裂或者表面涂层受损的情况。

3、其二,通用适配性差。传统的夹持方式很难有效地兼容各种不同规格和形态的微电极阵列。特别是像犹他式电极阵列、浮动微针电极阵列、薄膜电极这类高性能、结构脆弱且没有纵向夹持空间的微电极,这极大地限制了实验设计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4、其三,应力集中问题。传统夹持方式容易在电极的局部区域产生应力,从而增加了电极结构被破坏的风险。

5、所以,迫切需要研发出一种微电极阵列植入装置,它既能实现无损伤夹持,又能进行高精度操控,同时还具备广泛的适配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电极阵列植入装置,以解决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电极阵列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极阵列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笔(1)内具有气流通道(102),所述吸附端(101)具有气流通道口,所述气流通道口处连接有吸盘(5),所述吸盘(5)具有吸附口和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气流通道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电极阵列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笔(1)具有至少两个吸附端(101),每个吸附端(101)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所述气流通道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电极阵列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笔(1)具有并列设置的至少两个,每个所述吸附笔(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电极阵列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极阵列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笔(1)内具有气流通道(102),所述吸附端(101)具有气流通道口,所述气流通道口处连接有吸盘(5),所述吸盘(5)具有吸附口和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气流通道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电极阵列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笔(1)具有至少两个吸附端(101),每个吸附端(101)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所述气流通道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电极阵列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笔(1)具有并列设置的至少两个,每个所述吸附笔(1)内分别具有吸附通道,每个所述吸附笔(1)具有至少一个吸附端(1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电极阵列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吸附笔(1)具有至少两个吸附端(1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极阵列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笔(1)的吸附端(101)具有垂直折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电极阵列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5)的吸附口的口径为1~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极阵列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笔(1)的吸附端(101)具有粘接棒,所述粘接棒的端部具有胶粘剂。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电极阵列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笔(1)的气流通道(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君实李雪凯黄哲黄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析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