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液控制的极薄煤层换向阀调节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44211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一种基于电液控制的极薄煤层换向阀调节方法及系统,包括:当尾板液压器呈尾板开启状态时,对传送带煤炭图像进行传送带面积占比识别操作,得到传送带占用比,并根据传送带占用比及预设的标准传输占比区间,对尾板倾角信息进行调整,得到尾板倾角控制信息;利用所述支架控制器,将尾板倾角控制信息转变为尾板控制电信号,并利用电液换向阀使得所述尾板倾角信息处于所述标准传输占比区间中;对传送带煤炭图像进行砾石识别,得到石‑炭比例,判断石‑炭比例是否大于预设的停止落炭阈值;当石‑炭比例大于所述停止落炭阈值时,利用支架控制器使得所述放顶煤采集设备进行前进。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极薄煤层的采煤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液控制的极薄煤层换向阀调节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放顶煤采集方法是一种地下煤层的开采方法,首先将放顶煤采集设备放置到对应煤层深度,然后利用放顶煤采集设备前端的采集设备进行挖凿,形成孔洞。放顶煤采集设备会进入孔洞中,并且用放顶煤采集设备的上端支撑孔洞的上端。而当放顶煤采集设备继续前进时,放顶煤采集设备后上方的孔洞会因失去支撑力,从而导致塌陷,进而实现采煤。放顶煤采集设备的尾梁上会有液压控制的尾板,尾板的倾斜程度会决定坍塌的煤矿是否被运输出去。当尾板不倾斜时,坍塌的煤炭会掉落在放顶煤采集设备的后方,而当尾板倾斜时,坍塌的煤炭会正好掉落在放顶煤采集设备中的传送带上从而运输出去。

2、目前实际工作过程中,放顶煤采集设备的前进速度及尾板倾角是固定的,技术人员通过观测采取到的煤炭中的砾石比例,从而调整尾板的倾角,减少砾石的采集。然而地下煤层状况复杂,尤其是极薄煤层(煤层厚度小于1.5m)依靠技术人员操控不仅具有极大的延后性,导致采煤含量较低,并且固定的前进速度还会使得大量的煤炭无法运出,降低整个地下煤矿的开采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液控制的极薄煤层换向阀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液控制的极薄煤层换向阀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传送带煤炭图像进行传送带面积占比识别操作,得到传送带占用比,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液控制的极薄煤层换向阀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传送带占用比及预设的标准传输占比区间,对所述尾板倾角信息进行调整,得到尾板倾角控制信息,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液控制的极薄煤层换向阀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传送带煤炭图像进行砾石识别,得到石-炭比例,包括:</p>

5.如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液控制的极薄煤层换向阀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液控制的极薄煤层换向阀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传送带煤炭图像进行传送带面积占比识别操作,得到传送带占用比,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液控制的极薄煤层换向阀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传送带占用比及预设的标准传输占比区间,对所述尾板倾角信息进行调整,得到尾板倾角控制信息,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液控制的极薄煤层换向阀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传送带煤炭图像进行砾石识别,得到石-炭比例,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液控制的极薄煤层换向阀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尾板液压器进行尾板闭合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凌海王琛刘庆华王少昭叶程远张冰珏
申请(专利权)人:丰隆高科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