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状电池的组装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4182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柱状电池的组装工艺,所述柱状电池包括钢壳、卷芯和顶盖,所述卷芯的轴心具有中心通孔,所述卷芯向外延伸出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顶盖的中部穿设有集柱;组装时,所述第一极耳弯曲与所述集柱的底部相贴,而后穿过所述中心通孔对相贴的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集柱进行激光焊接;之后再将所述卷芯和所述顶盖一同置于所述钢壳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柱状电池的组装工艺,其组成的电池结构下,与所述集柱连接的所述第一极耳无需折叠,所述卷芯远离所述顶盖的轴向间距小,所述卷芯的空间占比大,电池容量大大提高;且长度较短的所述第一极耳所使用的材料少,节省材料的同时,所述第一极耳与其它结构接触短路的风险低,电池安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能源,尤其涉及一种柱状电池的组装工艺


技术介绍

1、柱状电池结构,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21640369.6的专利文件所公开,大体包括钢壳、设于钢壳内的卷芯、和扣盖于钢壳上的顶盖,顶盖上的中间穿设有集柱,集柱通过不导电的粘合剂与顶盖固定安装,卷芯具有两极耳,其中一极耳与钢壳连接,另一极耳与集柱连接。

2、针对该种电池,其传统组装工艺是,在卷芯极耳与顶盖上的集柱进行焊接前,先将卷芯置于钢壳内,而后再对卷芯极耳与顶盖上的集柱进行焊接,最后将顶盖盖于钢壳上,进行密封。该组装工艺下,卷芯的极耳与顶盖上的集柱焊接时,卷芯在钢壳内,顶盖在钢壳外,为对卷芯的极耳与顶盖上的集柱进行焊接,卷芯的极耳需具有较长的长度,且,当顶盖焊接并扣合到钢壳上时,卷芯的极耳需通过折叠方式置于顶盖和卷芯中间层。多层折叠极耳轴向空间占比大,相同体积的钢壳下,轴向空间占比大的多层折叠极耳压缩电芯的容量,致使电池容量小;另外,过长的极耳还容易与电芯、钢壳、顶盖等接触,造成短路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柱状电池的组装工艺,所述柱状电池包括钢壳、卷芯和顶盖,所述卷芯的轴心具有中心通孔,所述卷芯向外延伸出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顶盖的中部穿设有集柱,所述集柱与所述顶盖间绝缘固定;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电池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由所述卷芯的顶部延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电池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由所述卷芯的内侧延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电池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由所述卷芯的外侧延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电池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状电池的组装工艺,所述柱状电池包括钢壳、卷芯和顶盖,所述卷芯的轴心具有中心通孔,所述卷芯向外延伸出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顶盖的中部穿设有集柱,所述集柱与所述顶盖间绝缘固定;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电池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由所述卷芯的顶部延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电池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由所述卷芯的内侧延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电池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由所述卷芯的外侧延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电池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耳由所述卷芯的顶部延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飞邓灵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