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负极浆料用组合物、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固态锂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643961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固态电池领域,公开了负极浆料用组合物、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固态锂电池。该组合物中含有组分A和有机溶剂B;所述组分A中含有共聚物组分、锂盐、固态电解质和导电碳;所述共聚物组分中含有质量含量比为1:0.05‑3:0.2‑5的第一聚合物、第二聚合物和第三聚合物;所述第一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30万‑60万Da;所述第二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千‑5万Da;所述第三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6万‑25万Da;所述固态电解质包括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或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负极材料具有界面电阻低、离子电导率高且循环稳定性好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态电池,具体涉及电池负极浆料用组合物、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固态锂电池


技术介绍

1、由于金属锂具有超高理论容量和极低的电化学电位,金属锂被公认为是锂电池中最有前景的负极材料。此外,随着使用固体电解质取代液体电解质以解决安全问题的全固态电池的研究深入,基于硫化物全固态体系的金属锂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的优势进一步体现。

2、然而,金属锂负极的应用仍然面临着着巨大的挑战。金属锂具有极强的还原性,会与硫化物固体电解质(sse)发生反应,直接形成低离子电导率的固体电解质界面层(sei),且随着金属锂的不断嵌/脱锂而发生巨大的体积变化,该脆弱的sei不断地破裂和新增,加剧活性锂和电解质的消耗,影响电池的寿命。

3、目前金属锂负极面临的几乎所有问题,基本都是由金属锂与电解质界面的不稳定性引起的,而如何合理设计和构建一层有效的界面层,形成复合金属锂负极,是实现硫化物基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关键。

4、目前的复合金属锂负极的人工界面层多为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原子层沉积(ald)等方法进行构筑,界面层可达纳米级且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负极浆料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含有组分A和有机溶剂B;所述组分A中含有共聚物组分、锂盐、固态电解质和导电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组分A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共聚物组分的含量为3.5-18wt%,所述锂盐的含量为0.5-5wt%,所述导电碳的含量为0.5-3wt%,所述固态电解质的含量为74-95.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合物中,所述组分A的含量为13-7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选自聚氧化乙烯、聚偏氟乙烯、聚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负极浆料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含有组分a和有机溶剂b;所述组分a中含有共聚物组分、锂盐、固态电解质和导电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组分a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共聚物组分的含量为3.5-18wt%,所述锂盐的含量为0.5-5wt%,所述导电碳的含量为0.5-3wt%,所述固态电解质的含量为74-95.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合物中,所述组分a的含量为13-7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选自聚氧化乙烯、聚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丙烯腈中的至少一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烽尚小楠谢普王新明姜斌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耀宁固态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