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式人工心脏液路分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3883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介入式人工心脏液路分流结构,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叶轮转轴、传动轴和多腔管,所述叶轮转轴内设置有液路通道,所述叶轮转轴的远端与猪尾管通过转动结构转动连接,所述多腔管包括灌注腔和流出腔,所述叶轮转轴的近端与所述传动轴的远端连接,所述叶轮转轴上开设有与所述液路通道连通的进口,所述进口分别与所述灌注腔、所述液路通道和流出腔连通,灌注液由所述灌注腔流入,经所述进口从所述叶轮转轴的近端流入所述液路通道,沿所述液路通道流动至所述叶轮转轴的远端,并由所述叶轮转轴与所述转动结构之间的间隙流出后进入人体,同时,灌注液由所述流出腔流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增加界面润滑,减少摩擦,并且可以冷却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介入式人工心脏液路分流结构


技术介绍

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与心脏搭桥手术相比,pci手术风险更低,创伤更小,手术难度更低,术后恢复更快。此外,pci手术同样适用于急性心梗的抢救,手术中通过泵血装置向患者提供更稳定的血液循环支持,改善冠脉和远端器官灌注的同时减轻心脏负担,有利于术中患者体征稳定和术后康复,促进患者心脏恢复。

2、可经皮植入的泵血装置是一种微型泵血装置,其泵血性能由其运行模式决定而不依赖于患者身体状态,属于主动型血液循环支持器械,要提供足够的血液支持,泵血装置的动力输出部件需要提供足够高的转速,但是转速越高会导致组织的溶血性能变差。此外,研究表明微型泵血装置介入穿刺点位置的输送尺寸足够小,才能减少血管并发症,才能提高微型泵血装置的安全有效性。

3、基于上述临床现实情况,泵血装置需要同时满足微创化、低转速、较低溶血和较大泵血流量的要求。已知一种可压缩的泵血导管,在进入人体前,泵血导管被外力压缩成压缩状态,实现微创介入,通过经皮手术以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入式人工心脏液路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转轴、传动轴和多腔管,所述叶轮转轴内设置有液路通道,所述叶轮转轴的远端与猪尾管通过转动结构转动连接,所述多腔管包括灌注腔和流出腔,所述叶轮转轴的近端与所述传动轴的远端连接,所述叶轮转轴上开设有与所述液路通道连通的进口,所述进口分别与所述灌注腔、所述液路通道和流出腔连通,灌注液由所述灌注腔流入,经所述进口从所述叶轮转轴的近端流入所述液路通道,沿所述液路通道流动至所述叶轮转轴的远端,并由所述叶轮转轴与所述转动结构之间的间隙流出后进入人体,同时,灌注液由所述流出腔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式人工心脏液路分流结构,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式人工心脏液路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转轴、传动轴和多腔管,所述叶轮转轴内设置有液路通道,所述叶轮转轴的远端与猪尾管通过转动结构转动连接,所述多腔管包括灌注腔和流出腔,所述叶轮转轴的近端与所述传动轴的远端连接,所述叶轮转轴上开设有与所述液路通道连通的进口,所述进口分别与所述灌注腔、所述液路通道和流出腔连通,灌注液由所述灌注腔流入,经所述进口从所述叶轮转轴的近端流入所述液路通道,沿所述液路通道流动至所述叶轮转轴的远端,并由所述叶轮转轴与所述转动结构之间的间隙流出后进入人体,同时,灌注液由所述流出腔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式人工心脏液路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腔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同轴设置在所述外管的内侧,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所述灌注腔,所述传动轴位于所述内管中,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内管之间为所述流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式人工心脏液路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转轴的近端与所述传动轴的远端通过转接块连接,所述转接块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分别与所述进口、所述灌注腔和流出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式人工心脏液路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转轴的近端设置有凸起,相邻的所述凸起之间为所述进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安澜德健成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