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micro-led(微型发光二极管)具有高对比度、低功耗、长寿命、宽色域、高动态范围和快速响应等优点而在显示应用领域具有潜力。但是,现有micr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图像边缘存在暗角的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以实现改善现有micr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图像边缘存在暗角的问题,提高用户体验的目的。具体方案如下:
2、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3、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多个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元件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出光侧的第一光线调制元件;
4、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显示区域的多个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第二发光元件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出光侧的第二光线调制元件,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包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
5、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朝向所述第一显示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线调制元件对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出射的光线具有第一光线调制作用,所述第二光线调制元件对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出射的光线具有第二光线调制作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出射的光线分布相同,所述第一光线调制作用和所述第二光线调制作用使得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朝向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一侧的光线出射量大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朝向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一侧的光线出射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线调制元件覆盖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出光侧,且在平行于所述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线调制元件对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出射的光线具有第一光线调制作用,所述第二光线调制元件对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出射的光线具有第二光线调制作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出射的光线分布相同,所述第一光线调制作用和所述第二光线调制作用使得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朝向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一侧的光线出射量大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朝向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一侧的光线出射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线调制元件覆盖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出光侧,且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内,所述第二光线调制元件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中心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线调制元件的出光侧表面具有第一粗糙度;所述第二光线调制元件的出光侧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之间,所述第二光线调制元件的第一区域表面具有第二粗糙度,所述第二光线调制元件的第二区域表面具有第三粗糙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粗糙度大于所述第二粗糙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线调制元件的第二区域表面具有多个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光线调制元件的第一区域到所述第二光线调制元件朝向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一侧表面的最大距离为第一距离h1;所述凸起的顶部到所述凸起的底部具有第二距离h2,0≤h2≤h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距离h2的取值范围为0.1微米~5微米。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光线调制元件的第一区域到所述第二光线调制元件朝向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一侧表面的最大距离为第一距离h1,所述第二光线调制元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兰姝,孔祥朝,
申请(专利权)人: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