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甲醛滤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室内空气净化器技术

技术编号:4643710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40
为克服现有除甲醛材料存在的甲醛去除效率不足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甲醛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将丙烯酸酯类硬单体、交联剂、光引发剂、助引发剂和表面活性剂加入至二氧化硅溶胶中,加入钛酸四丁酯,得到预混合液;进行紫外光照射固化,使预混合液进行交联固化,得到预聚合体;将预聚合体转移至150℃~170℃下水热反应,使得钛酸四丁酯水解转化为纳米二氧化钛,得到中间体;将中间体水洗后置于碱液中,以去除其中的部分二氧化硅,形成内部孔洞,孔洞表面具有硅羟基,得到滤芯材料前体;对滤芯材料前体进行水洗和干燥处理,得到除甲醛滤芯材料。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除甲醛滤芯材料以及室内空气净化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滤芯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除甲醛滤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室内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1、在室内空气净化领域,甲醛去除技术一直是研究热点。现有除甲醛材料主要分为物理吸附和催化分解两大类型。物理吸附材料中,活性炭等多孔材料因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通过范德华力等作用将甲醛分子吸附在其表面,从而实现对甲醛的去除。而催化分解材料,如二氧化钛,凭借其独特的光催化特性,在光照条件下能够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将甲醛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达到从根本上消除甲醛的目的。

2、由于物理吸附存在吸附饱和以及在吸附饱和后释放甲醛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物理吸附和催化分解两种技术的优势,现有技术提出将二氧化钛负载于活性炭的孔洞中,形成组合材料,以期实现对甲醛的物理吸附和催化分解双重作用。这种设计思路虽巧妙,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显著缺陷。由于二氧化钛发挥催化功能需要紫外光照射激发,而活性炭自身为黑色,对紫外光具有极强的吸收和阻挡作用,导致紫外光难以穿透活性炭的外层,无法有效照射到其内部孔洞中负载的二氧化钛。即便在使用环境中设置紫外灯管,活性炭内部的二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甲醛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甲醛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类硬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交联剂选自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甲醛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溶胶的制备方法为:将正硅酸乙酯、乙醇和水按体积比1~3:1~2:0.5~1混合,调节pH至3~4,得到二氧化硅溶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甲醛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类硬单体、所述交联剂、所述光引发剂、所述助引发剂、所述表面活性剂、所述二氧化硅溶胶和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甲醛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甲醛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类硬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交联剂选自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甲醛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溶胶的制备方法为:将正硅酸乙酯、乙醇和水按体积比1~3:1~2:0.5~1混合,调节ph至3~4,得到二氧化硅溶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甲醛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类硬单体、所述交联剂、所述光引发剂、所述助引发剂、所述表面活性剂、所述二氧化硅溶胶和所述钛酸四丁酯的质量份数为:丙烯酸酯类硬单体 80~120份、交联剂10~20份、光引发剂0.5~3份、助引发剂0.2~1份、表面活性剂2~10份、二氧化硅溶胶 40~60份和钛酸四丁酯3~1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甲醛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包括安息香及其衍生物、安息香及其衍生物和硫杂蒽酮类引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甲醛滤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传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欧朗德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