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与煤矿井下地热地埋管联合的多能互补耦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43451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3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与煤矿井下地热地埋管联合的多能互补耦合系统,集热水箱还包括集水箱,集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水泵与热泵机组中的蒸发器的进水端相连通,蒸发器的出水端与集水箱的回水口相连通形成闭合的水循环供热回路。还包括多个地埋管,多个地埋管的一端通过集水器与第二水泵的输入端相连,第二水泵的输出端与热泵机组中的蒸发器的进水端相连通,蒸发器的出水端通过分水器与多个地埋管的另一端相连通形成闭合的水循环供热回路。本技术依托井下稳定高温围岩体,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开发矿井地热,结合煤矿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通过跨季节补热,实现矿井井下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供热持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泵系统,涉及地源热泵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与煤矿井下地热地埋管联合的多能互补耦合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浅部煤炭资源存量正逐渐枯竭,煤炭资源开发需要不断向地球深部进军。目前,目前煤矿平均开采深度接近500m,随着浅部资源开采不断推进,煤矿开采深度正以每年10m至25m的速度增加,大部分区域的地温梯度为2~3℃/100m,据此测算,采深超过500m时,围岩温度可达20℃以上,因此,深部矿井赋存着巨大的地热资源。

2、现有技术中已经有采用地热资源供热的浅层地源热泵系统,但是在西部矿区,冬季供暖用能需求较大,夏季难以恢复,单一的浅层地源热泵系统的清洁能源利用率不是十分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与煤矿井下地热地埋管联合的多能互补耦合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矿区的清洁能源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太阳能与煤矿井下地热地埋管联合的多能互补耦合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与煤矿井下地热地埋管联合的多能互补耦合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设备(1),太阳能热水设备(1)的进水端通过第一水泵(3)与集热水箱(2)中的加热水箱(201)的出水端相连通,太阳能热水设备(1)的出水端与所述的加热水箱(201)的回水端相连通形成闭合的水循环加热回路;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与煤矿井下地热地埋管联合的多能互补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热水设备(1)的进水端通过第六水泵(16)与集水器(7)的输出端相连通,分水器(8)的输入端与所述的太阳能热水设备(1)的出水端相连通形成闭合的水循环地热补热回路。

<p>3.如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与煤矿井下地热地埋管联合的多能互补耦合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设备(1),太阳能热水设备(1)的进水端通过第一水泵(3)与集热水箱(2)中的加热水箱(201)的出水端相连通,太阳能热水设备(1)的出水端与所述的加热水箱(201)的回水端相连通形成闭合的水循环加热回路;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与煤矿井下地热地埋管联合的多能互补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热水设备(1)的进水端通过第六水泵(16)与集水器(7)的输出端相连通,分水器(8)的输入端与所述的太阳能热水设备(1)的出水端相连通形成闭合的水循环地热补热回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与煤矿井下地热地埋管联合的多能互补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泵机组(5)中的冷凝器(502)的出水端与板式换热器(9)的高温侧进水端相连通,板式换热器(9)的高温侧出水端通过第三水泵(10)与所述的冷凝器(502)的回水端相连通形成闭合的水循环供热回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与煤矿井下地热地埋管联合的多能互补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式换热器(9)的低温侧出水端与储热水箱(11)的循环回水端相连通,储热水箱(11)的循环出水端通过第四水泵(12)与板式换热器(9)的低温侧进水端相连通形成闭合的水循环加热回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与煤矿井下地热地埋管联合的多能互补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热水箱(11)通过第七水泵(18)与生活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通赵永哲郝丽丽韩永亮杨磊王义杰鹿菡王凯鹏刘聪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煤业沣京新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