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浆体管道输送颗粒级配细化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43311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浆体管道输送颗粒级配细化测试装置,涉及细化测试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在检测过程中不仅造成浆体浪费,且流程繁琐的问题,包括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测试筒,所述管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对连通件,所述连通件为镂空的板状结构,且所述连通件的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连通件之间相对的另一面均开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的连通槽,所述连通件的另一面均固定连接有中转管,所述中转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通件的内部和所述测试筒的内部连通,所述测试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收纳筒,所述收纳筒的内部设置有粘度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即时测试过程简单便捷、不会造成浆体浪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化测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浆体管道输送颗粒级配细化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1、颗粒级配细化会对浆体的输送特性产生显著影响,当浆体中颗粒发生细化后,浆体的黏度往往会升高,而准确把握黏度变化情况,对于判定颗粒级配细化进程至关重要,通常以黏度不再升高作为细化结束的标志。

2、然而,现有技术在对浆体管道输送中颗粒级配细化测试时,多采用抽样测试的方式获取黏度数据,但抽样后的浆体难以重新回归输送管道,造成了浆体的浪费,而且抽样检测流程繁琐,从取样、运输到检测,环节众多,不仅耗费时间与人力,还易因外界环境干扰,使检测结果出现偏差,难以精准、高效地为颗粒级配细化进程的判断提供可靠依据,进而影响对浆体管道输送系统的优化与调控。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浆体管道输送颗粒级配细化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浆体管道输送颗粒级配细化测试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在检测过程中不仅造成浆体浪费,且流程繁琐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浆体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浆体管道输送颗粒级配细化测试装置,包括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测试筒(2),所述管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对连通件(3),所述连通件(3)为镂空的板状结构,且所述连通件(3)的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连通件(3)之间相对的另一面均开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的连通槽(4),所述连通件(3)的另一面均固定连接有中转管(5),所述中转管(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通件(3)的内部和所述测试筒(2)的内部连通,所述测试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收纳筒(6),所述收纳筒(6)的内部设置有粘度传感器(7),所述测试筒(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分层抽取所述管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浆体管道输送颗粒级配细化测试装置,包括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测试筒(2),所述管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对连通件(3),所述连通件(3)为镂空的板状结构,且所述连通件(3)的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连通件(3)之间相对的另一面均开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的连通槽(4),所述连通件(3)的另一面均固定连接有中转管(5),所述中转管(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通件(3)的内部和所述测试筒(2)的内部连通,所述测试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收纳筒(6),所述收纳筒(6)的内部设置有粘度传感器(7),所述测试筒(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分层抽取所述管道(1)内浆体的抽浆机构,所述测试筒(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为所述抽浆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体管道输送颗粒级配细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浆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测试筒(2)内部的上分隔板(8)和下分隔板(9),所述上分隔板(8)与所述下分隔板(9)的外壁均与所述测试筒(2)的内壁贴合,所述上分隔板(8)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将其贯穿的上板槽(10),所述上板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材质的上密封环(11),所述上密封环(11)的顶部贴合有橡胶材质的上密封片(12),所述上密封环(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将所述上密封片(12)贯穿并进行固定连接的上固定柱(13),所述下分隔板(9)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将其贯穿的下板槽(14),所述上板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下密封环(15),所述下密封环(15)的顶部贴合有橡胶材质的下密封片(16),所述下密封环(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将所述下密封片(16)贯穿并进行固定连接的下固定柱(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浆体管道输送颗粒级配细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测试筒(2)底部的支架(18),所述支架(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9),所述电机(19)的主轴贯穿所述支架(18)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0),所述螺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利安于永江傅知勇卢进南富向菅春森王铁力孟超甘正旺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