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芯电缆集电线路取能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312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36
本技术公开一种多芯电缆集电线路取能线圈,包括依次嵌套的第一骨架、第二骨架以及第三骨架,三个骨架具有同一中心轴线,且彼此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空间;围绕中心轴线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外侧隔板,设于第二骨架和第三骨架之间,以将第二骨架和第三骨架之间的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外侧空间;围绕中心轴线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内侧隔板,设于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之间,以将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之间的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内侧空间;外侧空间和内侧空间内均设有磁芯;以及线圈,线圈按照相邻的外侧隔板之间的限定区域绕设于骨架。本技术通过将骨架分隔出若干个用于容纳磁芯的空间并采用分布式缠绕线圈,有效提高了取能线圈在应用于多芯电缆时的输出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路取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多芯电缆集电线路取能线圈


技术介绍

1、风力发电系统中,风电机组的箱变35kv高压侧通常采用三芯电缆集电线路来输送三相交流电,由于三相交流电的相位互差120度,三芯电缆内部的载流导体在周围空间产生的磁场将相互叠加,导致电缆周围磁场分布不均匀,不同位置处的磁场强度相位也有不同。

2、现有的取能线圈通常在环形铁芯上缠绕一整圈铜线圈来制作,该结构应用于单芯电缆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取能效率,因为以单芯电缆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模值处处相等,磁场分布均匀且相位保持一致。但若应用在三芯电缆中,由于磁场强度的不均匀性和相位的差异性,使得磁感应强度模值大大降低,应用整圈缠绕铜线的取能线圈很难获得较高的输出电压,从而影响整个取能模块的输出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芯电缆集电线路取能线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取能线圈应用在多芯电缆时存在输出效率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多芯电缆集电线路取能线圈,包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芯电缆集电线路取能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电缆集电线路取能线圈,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电缆集电线路取能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隔板的数量与所述外侧隔板的数量一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芯电缆集电线路取能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隔板与所述外侧隔板交错排布,以使所述内侧隔板处于相邻的两所述外侧隔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电缆集电线路取能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所述第二骨架以及所述第三骨架为同心的空心圆柱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芯电缆集电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芯电缆集电线路取能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电缆集电线路取能线圈,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电缆集电线路取能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隔板的数量与所述外侧隔板的数量一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芯电缆集电线路取能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隔板与所述外侧隔板交错排布,以使所述内侧隔板处于相邻的两所述外侧隔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电缆集电线路取能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所述第二骨架以及所述第三骨架为同心的空心圆柱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芯电缆集电线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锋陈昊李成赜张立强师华凯郑翔高宏杰赵德骏郭惠民薛荔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山西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