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缝制布料时低速不抛线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42875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缝制布料时低速不抛线的控制方法,缝纫机的机针和挑线杆由主轴带动,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无抛线安全孔径D1;确定从机针向上离开布料开始到针眼孔收缩至无抛线安全孔径D1所需要的时间tD;S2、记AT/T=ωn;在一个运行周期内,确定机针向上离开布料时主轴对应的角度A1,并确定挑线杆在挑线动作结束时主轴对应的角度A2;S3、设置一个运行周期内主轴角速度关于主轴角度的函数ω=f(A),并满足以下条件:f(0)=f(AT),f(A)连续可导,并且f′(0)=f′(AT);在0~A1区间,ω增大至ωn并继续增大;在t1=A1/ωn时主轴角度为A1;转动到A2的时间t2满足t2‑t1≤tD;在时间T时主轴角度为AT;S4、在一个运行周期中,实时获取主轴角度,通过函数关系ω=f(A)控制主轴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具体涉及一种缝纫机缝制布料时低速不抛线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高密度布通常指经纬纱密度总和超过800根/10cm的紧密织物,其纱线细密、纤维间隙小。高密度布抛线是缝纫过程中常见的工艺缺陷,表现为线迹松散,尤其在低速缝纫时更为显著,但是当超过一定角速度时,抛线现象也会消失。具体地,缝纫过程中,机针刺入布料再拔出的过程中,会在布料上留下一个机针大小的针眼孔,参见附图2所示,普通布料受到机针刺布而出现的针眼孔的大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不发生变化(或者有很细微的缩小),但高密度布因为自身的特性,经纬纱密度高,织物紧密,机针扎出来的针眼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小,密度越高,针眼孔回缩地越快。在后续锁式线迹形成过程中,通过旋梭结构,底线和面线在布料下方勾线成功,线节完成,挑线杆开始向上收线,参见附图3所示,挑线杆向上收右边的面线时,线节移动到面料中间(即针眼孔中),参见附图4所示,收线完成。挑线杆在收右边的面线时,如针眼孔较大,右边的面线不会带着左边的面线往上,而针眼孔过小时,就会挤压着左右两边的面线,导致两边面线挨着一起并有一定的压力,右边的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纫机缝制布料时低速不抛线的控制方法,所述缝纫机的机针和挑线杆由主轴带动,机针的一个运行周期内主轴对应转动的角度为0~AT,运行周期的起始时间为记为0~T,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先确定布料在缝纫机中缝制时针眼孔的抛线临界直径D0,根据抛线临界直径D0确定无抛线安全孔径D1,D1≥D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抛线临界直径D0和时间tD通过经过多次模拟试验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抛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机缝制布料时低速不抛线的控制方法,所述缝纫机的机针和挑线杆由主轴带动,机针的一个运行周期内主轴对应转动的角度为0~at,运行周期的起始时间为记为0~t,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先确定布料在缝纫机中缝制时针眼孔的抛线临界直径d0,根据抛线临界直径d0确定无抛线安全孔径d1,d1≥d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抛线临界直径d0和时间td通过经过多次模拟试验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抛线临界直径d0的确定方法为:在缝制机中,在布料上按照一定的直径梯度钻取多个不同直径的针眼孔,在各个直径的针眼孔中模拟正常缝制工作时机针向上离开后挑线杆向上挑面线的动作,并观察是否出现挑线时面线错误拉出现象,将不会出现该现象的最小针眼孔的直径作为抛线临界直径d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时间td的确定方法为:在缝制机中,针对所要缝制的布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男魏帅康郑吉柯祥林
申请(专利权)人: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