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防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2693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防撞结构,包括立杆、多个横杆和多个防护杆,所述立杆底端固定有安装组件,每个所述横杆两端分别固定有连接套和对接杆,所述立杆顶端表面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套的连接组件,每个所述防护杆两端均设有插接组件。本技术中,设置立杆、多个横杆、连接套、连接组件、多个对接杆、多个防护杆和插接组件,多个横杆可以通过连接组件与立杆固定连接,防护杆可通过插接组件与相邻两个对接杆固定连接,使得多个防护杆在立杆外侧形成圆形防护结构,从而可以对无人机的螺旋桨起到防护作用,避免无人机受到撞击,并且该结构拆装简单,每次使用完后,可以快速拆卸,有利于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防撞结构


技术介绍

1、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且在进行无人机的使用时,由于不当操作或其他外力影响,在无人机下落时,可能会出现侧翻撞击损坏旋翼的情况,因此需要提出无人机的防撞结构。

2、但是目前的一些无人机由于机型比较老,这些无人机本身不具有防撞结构,新的机型可能自带防撞结构,但是无法实现老机型上加装防撞结构。其次,那些具有防撞结构的无人机在不使用时,其防撞结构不能快速拆卸或根本无法拆卸,导致无人机体积大,占用空间也变大,当防撞结构损坏时,更换麻烦,且不能单一更换某一部分结构。因此针对上述缺点,本技术提出一种无人机防撞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人机防撞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防撞结构,包括立杆、多个横杆和多个防护杆,所述立杆底端固定有安装组件,每个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1)、多个横杆(3)和多个防护杆(7),所述立杆(1)底端固定有安装组件(2),每个所述横杆(3)两端分别固定有连接套(4)和对接杆(6),所述立杆(1)顶端表面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套(4)的连接组件(5),每个所述防护杆(7)两端均设有插接组件(8),所述防护杆(7)通过两端的插接组件(8)可安装于相邻两个对接杆(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4)侧壁开设有卡孔(41),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固定于立杆(1)顶端表面的侧杆(51),所述连接套(4)可套接于侧杆(51)表面,所述侧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1)、多个横杆(3)和多个防护杆(7),所述立杆(1)底端固定有安装组件(2),每个所述横杆(3)两端分别固定有连接套(4)和对接杆(6),所述立杆(1)顶端表面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套(4)的连接组件(5),每个所述防护杆(7)两端均设有插接组件(8),所述防护杆(7)通过两端的插接组件(8)可安装于相邻两个对接杆(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4)侧壁开设有卡孔(41),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固定于立杆(1)顶端表面的侧杆(51),所述连接套(4)可套接于侧杆(51)表面,所述侧杆(51)靠近卡孔(41)一侧开设有凹槽(52),且凹槽(52)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3),所述第一弹簧(5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54),所述卡杆(54)远离第一弹簧(53)一端卡入卡孔(4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杆(6)两端均开设有插槽(61),所述插接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志朋胡海洋廖森潘军田成邹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映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