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米油生产用压榨提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2420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米油生产用压榨提取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端顶部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底座另一端顶部与调节装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榨油辊传动连接,所述榨油辊外圈设置外筒,所述外筒两端外圈分别与循环装置连通,所述外筒的内壁与入料斗连通,所述外筒开设冷液舱,所述冷液舱两端分别与循环装置连通,所述外筒开设排油槽,所述排油槽两侧开设插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变螺距螺旋叶设计,实现梯度压缩,使稻米受压均匀递增,出油率得到提升;同时配备精密冷却系统,通过冷液舱内螺旋条与稳定杆配合形成湍流,换热效率进一步提升,有效保护热敏性成分,联动装置通过皮带轮组实现冷却系统与压榨系统的同步运行,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粮油加工,具体为一种稻米油生产用压榨提取设备


技术介绍

1、在申请公布号为cn116445209b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米糠预榨制油及即时稳定化方法,解决了现有米糠压榨制油存在的工艺复杂、设备庞大、操控困难、营养物损失及危害物生成风险高等问题。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筛分,通过筛分去除米糠中的碎米及其它大颗粒杂质;润湿,向米糠中添加介电溶液并混合均匀制得润湿米糠;欧姆加热,压实润湿米糠并对润湿米糠进行欧姆加热处理制得米糠熟料;干燥,对米糠熟料干燥处理;压榨,将干燥后的米糠熟料压榨制油同时得到稳定化米糠压榨饼。该专利技术工艺轻简、装备紧凑、控制精准、高效低耗,不仅可显著提高米糠压榨出油率和压榨饼稳定性,而且能与稻米加工过程紧密对接。

2、在包括上述的专利的现有技术中,传统稻米油压榨设备普遍存在两大技术瓶颈:其一,固定螺距的榨油辊难以适应不同品质稻米(如含水量15-25%、含油率18-22%)的压榨需求,导致低品质稻米出油率不足,而高品质稻米因过度压榨造成维生素e等热敏成分破坏;其二,压榨过程中压力与温度的耦合效应突出,当压力超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米油生产用压榨提取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端顶部与驱动电机(2)连接,所述底座(1)另一端顶部与调节装置(7)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与榨油辊(8)传动连接,所述榨油辊(8)外圈设置外筒(3),所述外筒(3)两端外圈分别与循环装置(5)连通,所述外筒(3)的内壁与入料斗(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米油生产用压榨提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3)开设冷液舱(34),所述冷液舱(34)两端分别与循环装置(5)连通,所述外筒(3)开设排油槽(33),所述排油槽(33)两侧开设插槽(32),所述插槽(32)与滤油板滑动连接,远离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米油生产用压榨提取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端顶部与驱动电机(2)连接,所述底座(1)另一端顶部与调节装置(7)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与榨油辊(8)传动连接,所述榨油辊(8)外圈设置外筒(3),所述外筒(3)两端外圈分别与循环装置(5)连通,所述外筒(3)的内壁与入料斗(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米油生产用压榨提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3)开设冷液舱(34),所述冷液舱(34)两端分别与循环装置(5)连通,所述外筒(3)开设排油槽(33),所述排油槽(33)两侧开设插槽(32),所述插槽(32)与滤油板滑动连接,远离所述驱动电机(2)的外筒(3)一端开设排渣口(31),所述排渣口(31)与调节装置(7)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稻米油生产用压榨提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液舱(34)内壁设置螺旋条(53),所述螺旋条(53)与呈环形等距设置的稳定杆(5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稻米油生产用压榨提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5)包括液泵(51),所述液泵(51)输入端与进液管(512)一端连通,所述进液管(512)另一端与储存箱(52)一端连通,所述储存箱(52)另一端与冷液舱(34)连通,所述液泵(51)输出端与排液管(511)一端连通,所述排液管(511)另一端与冷液舱(34)连通,所述液泵(51)与联动装置(6)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稻米油生产用压榨提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贵邓海涛程科陶建峰王文博齐鹏飞张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桦川县付士米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