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用组合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1955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2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用组合夹具,包括定位底座,其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定位底座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调节丝杠,所述定位底座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滑块,所述连接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圆筒,所述限位圆筒的表面设置有开口。该预应力用组合夹具,设置有第二齿块与联动齿轮,使本装置工作时,通过转动传动齿轮,使得传动齿轮带动第一齿块和定位圆环转动,使得定位圆环通过第二齿块带动若干联动齿轮同步转动,通过联动齿轮带动传动丝杠转动,最后通过传动丝杠带动挤压滑块水平滑动,进而推动夹持滑块对钢筋进行夹持,便于本装置对钢筋进行多向夹持,提高了稳定性,同时提高了夹持固定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具体为一种预应力用组合夹具


技术介绍

1、预应力是为了改善结构服役表现,在施工期间给结构预先施加的压应力,结构服役期间预加压应力可全部或部分抵消荷载导致的拉应力,避免结构破坏,常用于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在结构承受荷载之前,预先对其施加压力,使其在外荷载作用时的受拉区混凝土内力产生压应力,用以抵消或减小外荷载产生的拉应力,使结构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产生裂缝或者裂得比较晚,预应力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的截面尺寸,降低结构自重,提高结构的跨越能力。

2、先张法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先将预应力钢筋张拉到设计应力,然后用夹具将钢筋固定在台座上,再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放松夹具,钢筋回缩,从而使混凝土受到预压应力,现有的预应力夹具在使用时,一般将预应力钢筋穿入构件内,随后通过卡入挤压件便于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压制固定,但是后续对预应力钢筋进行拆卸时较为繁琐,降低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用组合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将预应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用组合夹具,包括定位底座(1),其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定位底座(1)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调节丝杠(2),所述定位底座(1)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滑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滑块(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圆筒(4),所述限位圆筒(4)的表面设置有开口,且限位圆筒(4)开口的内壁开设有进料孔(5),所述限位圆筒(4)开口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6),所述限位圆筒(4)开口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定位圆环(7),所述定位圆环(7)的外表面均匀固定有第一齿块(8),所述定位圆环(7)的内壁均与固定有第二齿块(9),所述限位圆筒(4)开口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联动齿轮(10),所述联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用组合夹具,包括定位底座(1),其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定位底座(1)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调节丝杠(2),所述定位底座(1)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滑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滑块(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圆筒(4),所述限位圆筒(4)的表面设置有开口,且限位圆筒(4)开口的内壁开设有进料孔(5),所述限位圆筒(4)开口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6),所述限位圆筒(4)开口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定位圆环(7),所述定位圆环(7)的外表面均匀固定有第一齿块(8),所述定位圆环(7)的内壁均与固定有第二齿块(9),所述限位圆筒(4)开口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联动齿轮(10),所述联动齿轮(10)的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丝杠(11),所述限位圆筒(4)开口的内壁设置有滑槽,且限位圆筒(4)滑槽的内壁设置有挤压滑块(12),所述限位圆筒(4)开口中设置有限位机构,其通过挤压滑块(12)推动夹持滑块(14)对钢筋进行夹持并通过防滑胶垫(15)进行防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用组合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丝杠(2)与连接滑块(3)构成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圆筒(4)的表面被传动齿轮(6)的转轴所贯穿,且传动齿轮(6)转轴的一端设置有转盘。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张国胜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市中州锚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