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军事隐身领域,尤其涉及基于集总元件的双模宽带吸波超表面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军事领域,雷达隐身技术和电磁隐身材料一直处于现代军事作战发展的前沿。现阶段,隐身技术实现的手段主要有:外形设计和隐身材料。然而,外形隐身技术易受到气动性能的影响,而依赖于本征隐身性能的电磁隐身材料恰好能够弥补其不足,如吸波材料可以通过能量损耗实现目标的低可探测性,进而在雷达散射截面缩减等应用场景中表现出优越的适用性。因此,作为电磁隐身材料的重要研究内容,具有吸波特性的电磁超表面成为关注焦点。电磁超表面是一种由亚波长结构经周期排列组合而成的新型人工材料。通常情况下,电磁超表面由刻蚀于介质衬底的金属图案构成,其电磁特性主要取决于图案和衬底的结构参数而非构成材料的本征属性。得益于此,电磁超表面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对入射电磁波损耗特性的有效调控,进而展现出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完美吸收”性能。
2、首个吸波超表面结构由landy等人于2008年提出,其通过上下层金属结构的强电磁谐振,在11.65ghz处实现了近100%的有效吸收。然而,随着电
...【技术保护点】
1.基于集总元件的双模宽带吸波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图案层、介质层、空气隔层和金属背板;所述图案层包括十字形金属贴片,所述十字形金属贴片的四个支臂的中心位置均设置有集总电阻,十字形金属贴片的四个支臂末端还分别与四个横向设置的谐振耦合微带线的中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集总元件的双模宽带吸波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和金属背板的长度为12mm,介质层和金属背板的宽度为1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集总元件的双模宽带吸波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形金属贴片设置于介质层中间位置,且十字形金属贴片的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集总元件的双模宽带吸波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图案层、介质层、空气隔层和金属背板;所述图案层包括十字形金属贴片,所述十字形金属贴片的四个支臂的中心位置均设置有集总电阻,十字形金属贴片的四个支臂末端还分别与四个横向设置的谐振耦合微带线的中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婷,房曙光,黄泽,邱雷雷,邓联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