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氢敏材料的锂电池热失控检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41802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氢敏材料的锂电池热失控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热失控预警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检测体和微机电路;其中检测体包括:氢气敏感体,为钯银合金气凝胶;套壳,内部开设有空腔,套壳依靠空腔套设于氢气敏感体外部;套壳位于锂电池的壳体中;两个极片,为导电金属片,均贴于氢气敏感体表面,且两个极片互不接触;两个漆包线,一端分别与两个极片焊接,实现电性连接;另一端伸出套壳;微机电路,用于监测检测体的阻值,设置于锂电池外壳内,与电池管理系统BMS连接。本方案将氢气敏感体置于锂电池外壳内部,能直接与氢气接触,无需等待氢气扩散至锂电池外壳,避免了滞后性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失控预警,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氢敏材料的锂电池热失控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锂电池在消费电子、交通运输及储能系统中的规模化应用,电池热失控风险已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锂电池热失控过程中,电化学反应失控会引发剧烈产气,其中氢气作为主要气相产物之一,其生成速率与热失控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然而,现有基于氢气浓度监测的预警技术存在显著局限性:商用氢气传感器通常部署于电池外部环境,需待锂电池经历"内部产气-壳体破裂-气体扩散"的完整物理过程后才能感知氢气信号。

2、具体而言,热失控初期产生的氢气需在电池内部积累至超过壳体耐受压力(通常为0.5-1.5mpa),导致壳体破裂失效,该过程持续时间可达数十秒至数分钟。破壳后,氢气通过电池模组间隙向外部环境扩散,其传输速率受流场特性(自然对流/强制对流)及空间拓扑结构制约,在典型电池包布局中,氢气扩散至外部传感器的时间延迟可达数秒至数十秒。

3、上述多重延迟的叠加,导致现有氢气监测技术的预警时间滞后于热失控起始时刻1-3分钟,无法满足早期预警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氢敏材料的锂电池热失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检测体和微机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氢敏材料的锂电池热失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微机电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氢敏材料的锂电池热失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微机电路还包括电源电压监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6,分压电阻R11、R12;能够将稳压电源电路中的电压源BAT1的电压经电阻R11、R12分压,并输入至运算放大器U6的同相端,运算放大器U6的反相端接入参考电压,输出端通过电阻R13连接主控芯片的输入端;检测稳压电源电路中的电压源BAT1的电压是否低于参考电压,若低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氢敏材料的锂电池热失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检测体和微机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氢敏材料的锂电池热失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微机电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氢敏材料的锂电池热失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微机电路还包括电源电压监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6,分压电阻r11、r12;能够将稳压电源电路中的电压源bat1的电压经电阻r11、r12分压,并输入至运算放大器u6的同相端,运算放大器u6的反相端接入参考电压,输出端通过电阻r13连接主控芯片的输入端;检测稳压电源电路中的电压源bat1的电压是否低于参考电压,若低于参考电压则电压源bat1的电压非正常,反之则正常;电池管理系统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荣沈银安欧阳东旭刘小军陈碧卢亚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