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面向非接触式雷达心动波形图的报告生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41755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非接触式雷达心动波形图的报告生成方法,涉及雷达感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S1、数据集构建:收集连续波雷达心动信号与心电信号的同步数据,构建一个图文对数据集;S2、网络结构搭建:提出一种面向图像语义生成的多阶段深度神经网络结构,包括图像特征编码模块、时序建模与注意力融合模块、语言生成模块;S3、损失函数设计:采用交叉熵损失函数对预测输出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差异进行量化;S4、模型训练与验证:结合S1~S3所述操作,构建雷达心动波形图的报告生成模型,并设计完整的模型训练与验证流程。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雷达心动图像字幕生成任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为雷达心动图像内容理解和描述提供有力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感知,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非接触式雷达心动波形图的报告生成方法。


技术介绍

1、心电图(ecg)是重要的生物医学信号之一,用于描述人体心脏的活动。通过连续监测和分析ecg,可以更好地诊断、控制和预防许多心血管疾病。ecg监测原理是通过体表电极捕捉心脏的电活动,检测每个心脏周期中心肌去极化和复极化导致的微小电变化,进而实现对心脏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的全面评估。

2、这种基于电极的监测方式,能够实现对心电信号的连续监测,为心脏健康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接触式皮肤附着的特性却给监测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带来了诸多限制。一方面,粘贴性电极和侵入式监测系统可能会使患者感到不舒服,给患者的监测体验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长时间连续监测心电图,以捕捉偶然的心功能障碍事件。然而,电池的限制和电极掉落影响了监测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烧伤患者、高度感染患者和早产儿等,传统的电极粘附方式是不可行的,这也进一步展示其检测方式的局限性。为了解决上述挑战,无线传感技术在其非接触式心脏监测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非接触式雷达心动波形图的报告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非接触式雷达心动波形图的报告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非接触式雷达心动波形图的报告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语义编码模块用于对输入图像进行多尺度语义提取,利用预训练的ResNet-50网络作为前段编码器,提取输入图像的多尺度语义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非接触式雷达心动波形图的报告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非接触式雷达心动波形图的报告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非接触式雷达心动波形图的报告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非接触式雷达心动波形图的报告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语义编码模块用于对输入图像进行多尺度语义提取,利用预训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青爽杨阳汪清马光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