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41727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涉及无线充电相关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包括顶盖和底壳,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底壳并与之围合形成安装空间;充电线圈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基板,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充电线圈组件电连接;流体循环管路,铺设于所述顶盖上,所述流体循环管路用于提供制冷流体的循环通道;冷凝器,串联于所述流体循环管路上,以降低所述制冷流体的温度,本申请通过使得冷凝器与液冷循环管路流体连通,从而降低制冷流体的温度,以使其带走车载无线充电装置或待充电设备产生的大部分热量,提高车载无线充电装置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无线充电相关,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车联网汽车和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车载无线充电模块正以更好的客户便利性,技术创新性逐渐被各大主机厂所接受与推广。目前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针对散热方案只有通过结构优化或者主动风扇对无线充电模块或者手机进行散热,不管是针对低充电功率的手机还是目前支持高功率无线充电的手机,散热性能不尽如人意,最终导致手机充电效率较低,手机发热严重,用户体验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散热性能不尽如人意,最终导致手机充电效率较低,手机发热严重,用户体验不足的问题。

2、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3、外壳,包括顶盖和底壳,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底壳并与之围合形成安装空间;

4、充电线圈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5、基板,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基板与所述充电线圈组件电连接;

6、流体循环管路,铺设于所述顶盖上,所述流体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背对所述风扇组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镂空区正对而设,所述风扇组件背对所述冷凝器的一侧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镂空区,所述冷凝器在所述第一镂空区上与的正投影区域所述第一镂空区重合,或者,所述冷凝器在所述第一镂空区上与的正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一镂空区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背对所述风扇组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镂空区正对而设,所述风扇组件背对所述冷凝器的一侧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镂空区,所述冷凝器在所述第一镂空区上与的正投影区域所述第一镂空区重合,或者,所述冷凝器在所述第一镂空区上与的正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一镂空区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包括背对所述顶盖的底板和连接于所述底板外周边缘的侧板,所述底板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板部、中间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相对所述第二板部在第二方向远离所述顶盖设置,所述冷凝器和所述风扇组件均设于所述第一板部上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镂空区设于所述中间板部上,所述基板设于所述第二板部上,且所述充电线圈组件设于所述基板背对所述第二板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并与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盖板和连接于所述盖板外周边缘的围板,所述围板具有面对所述底板的底部边缘,所述侧板具有面对所述盖板的顶部边缘,所述底部边缘包括朝向所述底板凸伸的凸伸部分,所述顶部边缘包括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对应所述第一板部设置,并与所述凸伸部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磊刘欣雨
申请(专利权)人: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