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形自适应调平光伏支架及调平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41592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6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形自适应调平光伏支架及调平方法,涉及光伏支架领域,包括支撑柱以及转动连接于支撑柱顶端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两端均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支撑柱底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两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端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转动筒外侧固定有两个伸缩件,两个伸缩件和转动筒呈垂直角度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多重锚固设计:底座钢筋、定位锥、插板尖端共同形成多维度锚固,确保装置在强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下不倾倒,同时通过转动筒的角度调节、伸缩件的长度调节以及光伏组件的角度调节,使装置能在山地、坡地、丘陵等复杂地形稳定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支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形自适应调平光伏支架及调平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转型,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形式,其应用场景正从平坦的屋顶、戈壁等开阔区域向山地、丘陵、坡地等复杂地形扩展。然而,传统光伏支架在复杂地形安装时存在诸多局限性。

2、传统光伏支架多为固定结构,其高度、角度及支撑范围无法灵活调节,若地形存在坡度或起伏,需对地面进行大规模平整处理(如开挖、回填、夯实等),不仅会破坏地表植被和生态环境,还会大幅增加施工成本。

3、在稳定性方面,传统支架的支撑结构与地面接触面积有限,且缺乏针对地形坡度的侧向加固设计,在强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下,易因受力不均发生倾斜甚至倾倒。

4、因此,提出一种地形自适应调平光伏支架及调平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形自适应调平光伏支架及调平方法,以解决传统光伏支架多为固定结构,其高度、角度及支撑范围无法灵活调节以及传统支架的支撑结构与地面接触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形自适应调平光伏支架,包括支撑柱(1)以及转动连接于支撑柱(1)顶端的连接臂(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4)上设置有光伏组件(5),所述光伏组件(5)两端均连接有固定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形自适应调平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两侧均固定有固定筒(6),所述转动筒(7)活动安装于固定筒(6)内部,且转动筒(7)外侧固定有第一螺栓(19),所述第一螺栓(19)的一端压紧于转动筒(7)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形自适应调平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绳(14)外侧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锥形盘(23),所述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形自适应调平光伏支架,包括支撑柱(1)以及转动连接于支撑柱(1)顶端的连接臂(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4)上设置有光伏组件(5),所述光伏组件(5)两端均连接有固定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形自适应调平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两侧均固定有固定筒(6),所述转动筒(7)活动安装于固定筒(6)内部,且转动筒(7)外侧固定有第一螺栓(19),所述第一螺栓(19)的一端压紧于转动筒(7)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形自适应调平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绳(14)外侧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锥形盘(23),所述锥形盘(23)设置为伞裙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形自适应调平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5)包括外框架(30)和光伏板(31),所述固定块(13)连接于外框架(30)外侧,光伏板(31)设置于外框架(3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形自适应调平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地支板(11)和伸缩件呈t形分布,且贴地支板(11)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形自适应调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张和张年富徐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筑投资控股青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