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的双模式摩擦纳米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1179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6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的双模式摩擦纳米发电机,涉及能源收集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固连有支撑板,摆动杆内开设有凹槽,薄膜固连在摆动杆凹槽底部,薄膜上设有叉指电极,凹槽内放置有小球,摩擦层A固连在摆动杆底面左右两侧,摩擦层A上设有电极A,摩擦层B固连在底座上,摩擦层B上均设有电极B;防水罩扣在支撑板上方且防水罩底端面与底座上表面贴合;销转动连接在防水罩、支撑板、摆动杆的圆形通孔内,确保摆动杆能围绕销进行左右摆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垂直接触分离式和独立层式两种工作模式融合在一起,从而对低频的波浪能进行有效利用,更好地收集机械能,进一步提高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收集,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波浪能收集的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的双模式摩擦纳米发电机


技术介绍

1、近些年来,新型清洁能源,尤其是将环境中的微小机械能高效转化为电能正逐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这其中,海洋中的波浪能、潮汐能等具有分布面积广、可利用时间长以及蕴藏能量巨大等优点, 是最洁净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合理利用广阔海域中的波浪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能够引领新型能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2、目前,对于波浪能的采集主要是采用电磁发电机(emg)进行机械能的吸收和转化。然而,波浪的低频(<3 hz)和无序性使emg无法高效收集并转化波浪能,而且基于emg的能量采集设备普遍体积较大、造价高昂。与之相比,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具有更宽的工作频率范围,即使对于频率低于5 hz的振动,teng仍然具有较高的输出效率;同时,teng可以在高时空变异性的波浪下提供稳定的输出;而且,teng的制造成本低,非常适合通过大规模的teng网络进行波浪能的高效采集。

3、然而,当前teng的能量密度仍然较低,亟需通过材料创新和结构优化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的双模式摩擦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罩(1)、小球(2)、薄膜(3)、叉指电极(4)、摆动杆(5)、两个摩擦层A(6)、两个电极A(7)、两个摩擦层B(8)、两个电极B(9)、两个支撑板(10)、销(11)和底座(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的双模式摩擦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摩擦层A(6)和薄膜(3)的材料均为聚酰亚胺膜,电极A(7)、电极B(9)和叉指电极(4)的材料均为激光诱导石墨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的双模式摩擦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电极A(7)在摩擦层A(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的双模式摩擦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罩(1)、小球(2)、薄膜(3)、叉指电极(4)、摆动杆(5)、两个摩擦层a(6)、两个电极a(7)、两个摩擦层b(8)、两个电极b(9)、两个支撑板(10)、销(11)和底座(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的双模式摩擦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摩擦层a(6)和薄膜(3)的材料均为聚酰亚胺膜,电极a(7)、电极b(9)和叉指电极(4)的材料均为激光诱导石墨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的双模式摩擦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电极a(7)在摩擦层a(6)上的具体生成方法如下:选择耐高温的载玻片,用无水乙醇擦拭干净,并利用双面胶将200μm厚的聚酰亚胺膜贴在载玻片上,用力按压聚酰亚胺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欣翟优呼咏范莹莹李义强任壮杨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