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置轴车辆运输挂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1016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6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运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中置轴车辆运输挂车;该挂车包括车架、承接架、连接部、车轮组件等。车架包含对称设置的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其上间隔设有若干横梁;承接架通过横梁两端设置,其上的承接板按位置设有第一容置段、第二容置段、第三容置段及上车段,第二容置段含固定板和活动板,活动板由第一、二铰接板组成,便于调节装载区域;连接部包括第一、二连接板及加强板,端部连接头用于与运输车连接,且连接部可通过伸缩油缸沿滑道位移;车轮组件设于第三容置段底部。该方案有效提升了空间利用率与装载灵活性,增强了与运输车连接的稳定性,优化了装载便捷性与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运输,尤其涉及一种中置轴车辆运输挂车


技术介绍

1、在现代物流运输领域,车辆运输挂车对于提升运输效率、降低成本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挂车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2、传统挂车的空间利用率与装载灵活性欠佳。如中国专利“cn200420029284,低底盘中置轴车辆运输挂车列车”所揭示的,一般车辆的装车位置布置方式多为平面首尾相接式,空间利用率低,装载能力有限。并且,载货台面与地面距离高,装卸操作不便,容易引发事故,还使得车辆重心高,行驶稳定性变差。这导致在一次运输中所能装运的商品车辆数量有限,运输效率低下。

3、挂车与运输车的连接稳定性及调节能力也有待提高。挂车连接装置松动或损坏,会影响挂车的行驶稳定性,且传统连接方式难以灵活调整连接位置以适应不同运输工况。此外,在装载过程中,便捷性与安全性也存在不足。一方面,装载布局固定,难以适配不同尺寸车型;另一方面,在装载操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辅助支撑和便捷的调节结构,导致操作繁琐,且存在安全隐患。例如,当运输不同类型车辆时,现有挂车难以快速调整以确保车辆固定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置轴车辆运输挂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置轴车辆运输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梁(110)和第二主梁(120)的结构呈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置轴车辆运输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00)设置于所述滑道(124)中,并可基于所述滑道(124)的路径进行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置轴车辆运输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置段(240)在靠近所述上车段(250)的一端的中部设有辅助支撑座(252),所述辅助支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车段(250)和所述第三容置段(240)铰接,所述辅助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置轴车辆运输挂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置轴车辆运输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梁(110)和第二主梁(120)的结构呈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置轴车辆运输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00)设置于所述滑道(124)中,并可基于所述滑道(124)的路径进行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置轴车辆运输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置段(240)在靠近所述上车段(250)的一端的中部设有辅助支撑座(252),所述辅助支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车段(250)和所述第三容置段(240)铰接,所述辅助支撑座包括支撑外筒(253)和设置于所述支撑外筒(253)内的支撑内筒(2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置轴车辆运输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外筒(253)上设有第一紧固孔(255),所述支撑内筒(254)上呈间隔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紧固孔(255)适配的第二紧固孔(256),所述支撑外筒(253)和支撑内筒(254)通过第三插销(257)来调节安装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置轴车辆运输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510)以及第二连接板(520)之间在远离所述伸缩油缸(540)的一端还设有支撑部(550);所述支撑部(550)与所述加强板(530)铰接,并包括第一支撑柱(55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柱(551)内部的第二支撑柱(5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置轴车辆运输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鹏孟刚郭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福骏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