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视力检测设备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视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视力检测是眼科基础筛查的核心环节,通常分为远视力检测与近视力检测两项独立测试。远视力检测旨在评估人眼在放松状态下(睫状肌麻痹)对远处物体的分辨能力,主要用于筛查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其标准化检测距离为5米。近视力检测用于评估眼睛在调节状态下(睫状肌收缩)的近距离聚焦能力,检测距离通常为33厘米,可诊断老视、调节痉挛及远视患者的调节代偿能力。
2、相关技术中,视力检测技术包括传统静态设备和数字化检测系统。传统静态设备主要通过纸质视力表配合人工指示,医生手动更换不同距离的视力表(5米远视力表与33cm近视力表)。数字化检测系统主要通过电子显示屏配合算法控制,采用液晶屏动态生成视标,通过红外遥控或手势识别接收反馈。数字化检测系统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r)系统,利用头戴设备模拟不同距离的视标。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传统静态设备的操作较为繁琐且易受人为因素干扰。数字化检测系统中,电子显示屏需预设固定检测距离,无法动态调节,vr系统虽能实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投放视力表的显示组件(1)、供所述显示组件(1)活动连接的成像支架(2)、设于所述成像支架(2)下方并用于与所述显示组件(1)相配合的内投底座(3)、用于改变所述显示组件(1)投射角度的驱动组件(4)和连杆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投底座(3)包括光路支架(31)、凸透镜(32)、凹透镜(33)、第一底部反光镜(34)及第二底部反光镜(35),所述凸透镜(32)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于所述光路支架(31)的顶侧位置处,所述凹透镜(33)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于所述光路支架(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投放视力表的显示组件(1)、供所述显示组件(1)活动连接的成像支架(2)、设于所述成像支架(2)下方并用于与所述显示组件(1)相配合的内投底座(3)、用于改变所述显示组件(1)投射角度的驱动组件(4)和连杆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投底座(3)包括光路支架(31)、凸透镜(32)、凹透镜(33)、第一底部反光镜(34)及第二底部反光镜(35),所述凸透镜(32)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于所述光路支架(31)的顶侧位置处,所述凹透镜(33)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于所述光路支架(31)并位于所述凸透镜(32)的下方,所述第一底部反光镜(34)和所述第二底部反光镜(35)分别倾斜布置于所述凹透镜(33)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底部反光镜(34)位于所述凸透镜(32)的下方,所述第一底部反光镜(34)与所述凹透镜(33)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底部反光镜(35)与所述凹透镜(33)之间的夹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视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支架(31)于中部位置处设有用于挡住所述凹透镜(33)的遮光板(317),所述遮光板(317)于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底部反光镜(34)相配合的第一光路通道(3171)以及与所述第二底部反光镜(35)相配合的第二光路通道(317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视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1)包括显示屏(11)、用于固定所述显示屏(11)的屏幕固定架(12)以及沿所述显示屏(11)长度方向布置并与所述屏幕固定架(12)固定连接的屏幕旋转轴(13),所述屏幕旋转轴(13)转动连接于所述成像支架(2)的相对两内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视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反光镜组件(24)包括顶部反光镜(241)、用于固定所述顶部反光镜(241)的旋转支架(242)以及沿所述顶部反光镜(241)长度方向布置并与所述旋转支架(242)固定连接的反光镜旋转轴(243),所述反光镜旋转轴(243)转动连接于所述成像支架(2)的相对两内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视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支架(31)包括底部支撑板(311)、垂直设置并分散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斌,裘旭斌,熊蔚风,刘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明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