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39551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6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堆,包括连接板、电池主体和散热单元。多个连接板叠置在一起,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连接板内设置有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气孔和出气孔连通,所有的进气孔连通以形成进气腔室,所有的出气孔连通以形成出气腔室。电池主体设置于相邻两个连接板之间,阳极与其中一个连接板贴合,阳极与连接板之间形成第一气体通道;阴极与另一个连接板贴合,阴极与连接板之间形成第二气体通道。散热单元用于向散热通道输入气冷介质。该燃料电池堆具有散热效率高,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堆


技术介绍

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oxidefuelcell,简称sofc)作为一类以陶瓷材料为核心组件的全固态高温燃料电池,具备燃料适应性强、转化效率高、排放污染低和系统集成灵活性好的特点。其电化学反应主要依赖于氧离子在电解质层内迁移,在600℃-1000℃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能够直接利用氢气、天然气、合成气、生物气等多种碳氢燃料进行电能转换,同时释放大量的热能。因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固定式发电、分布式热电联供、航天电源等领域中展现出独特的应用前景。

2、相关技术中,燃料电池堆由若干个电池主体和连接板组成。电池主体包括阳极和阴极,阳极和阴极分别安装在连接板的两侧。连接板上加工有供氢气和空气流通的流道,以使氢气从阳极表面流过,空气中的氧气从阴极表面流过,完成电化学反应。在运行过程中,燃料电池堆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导致整体结构温度升高。为实现对燃料电池堆的温度控制,需要通入超过电化学反应需求的空气量,以利用大量的空气流通来带走热量,实现降温。同时,由于空气的热导率较低(约为0.026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冷介质的导热系数大于空气的导热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冷介质为氢气、和氦气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通道沿所述连接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条,所述阳极与所述第一支撑条抵接,相邻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冷介质的导热系数大于空气的导热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冷介质为氢气、和氦气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通道沿所述连接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条,所述阳极与所述第一支撑条抵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条与所述阳极之间围成所述第一气体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入口汇集区和第一出口汇集区,所述第一支撑条位于所述第一入口汇集区与所述第一出口汇集区之间,且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入口汇集区和所述第一出口汇集区连通;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分别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飞刘弘明钱秀洋孙传骐许仁辞杨文林饶睦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