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生态修复,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输变电工程生态修复用雨水收集装置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输变电工程竣工后,依据相关政策规定,需实施植被种植与生态修复工程。而保障水分供给是植被修复的关键要素,然而输变电工程大量塔基位点地处偏远区域,降雨量较少,因此缺乏直接可用水源,且人工养护成本高昂。故需在植被种植区域设置雨水收集装置,所集雨水用于植被灌溉及生态修复。现有的雨水收集装置只有收集作用,没有对植被进行漫灌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在降雨时收集一部分雨水,一部分雨水直接用于漫灌。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3、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输变电工程生态修复用雨水收集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集水单元,所述集水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集水管,集水管与集水机构通过第三螺纹管连接,集水管之间并列连接,并与导流管连接,导流管与集水箱连接;集水管在第三螺纹管的两侧设有漫灌口,第三螺纹管内部设有能够通过雨水开启漫灌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变电工程生态修复用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集水单元,集水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集水管(1),集水管(1)与集水机构(2)通过第三螺纹管(105)连接,集水管(1)之间并列连接,并与导流管(4)连接,导流管(4)与集水箱(5)连接并设有电磁阀门;集水管(1)在第三螺纹管(105)的两侧设有漫灌口(1010),第三螺纹管(105)内部设有能够通过雨水控制漫灌口(1010)开启与关闭的漫灌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变电工程生态修复用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漫灌机构(10)包括浮块(1009),浮块(1009)置于集水管(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变电工程生态修复用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集水单元,集水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集水管(1),集水管(1)与集水机构(2)通过第三螺纹管(105)连接,集水管(1)之间并列连接,并与导流管(4)连接,导流管(4)与集水箱(5)连接并设有电磁阀门;集水管(1)在第三螺纹管(105)的两侧设有漫灌口(1010),第三螺纹管(105)内部设有能够通过雨水控制漫灌口(1010)开启与关闭的漫灌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变电工程生态修复用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漫灌机构(10)包括浮块(1009),浮块(1009)置于集水管(1)内部,浮块(1009)顶部设有固定组件,其两侧与连接杆(1006)连接,连接杆(1006)与封堵块(1005)连接,封堵块(1005)正好能够封堵漫灌口(1010);连接杆(1006)设有限位槽(1007),限位槽(1007)设有固定轴(1008),固定轴(1008)两端固定在集水管(1)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变电工程生态修复用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包括支架(1001),支架(1001)固定在第三螺纹管(105)内壁上,支架(1001)底部依次与弹簧(1002)、限位框(1003)和浮块(1009)连接,限位框(1003)内设支撑轴(1004),限位框(1003)通过支撑轴(1004)与浮块(100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变电工程生态修复用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机构(2)包括集水框(201),集水框(201)与集水管(1)通过第三螺纹管(105)连接,所述集水框(201)为漏斗型,集水框(201)顶部设有滤盖(203)。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皓升,姚为方,华雪莹,奚霁仲,余靖,徐鹏,王润芳,邢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