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力电缆铜带屏蔽缠绕装置及实现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39224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6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电力电缆铜带屏蔽缠绕装置及实现方法,属于电力电缆制造技术领域。用于电力电缆铜带屏蔽缠绕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部设有输送管,输送管活动连接有转动套管,转动套管由双电机驱动旋转;转动套管连接有缠绕组件,所述缠绕组件包括旋转柱、放卷架和导向架,所述装置还包括压制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电力电缆铜带屏蔽缠绕装置及实现方法,通过集成化设计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减少了人工干预,提升了生产效率,通过磁粉制动器和浮动辊配合,精确控制铜带的放卷速度和张力,并通过实时监测调整,保证了铜带屏蔽层的一致性和均匀性,从而提高了电缆的整体质量,第二支架和第一支架之间间距可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缆制造,具体为用于电力电缆铜带屏蔽缠绕装置及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高压电力电缆(如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制造中,铜带屏蔽层是抑制电磁干扰、均衡电场的关键结构。传统缠绕装置存在效率低、张力不均、适应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智能型大型直流换流变压器、电抗器等对电缆屏蔽层的严苛要求。现有技术缺乏对智能控制系统的集成,无法实现动态调节,导致屏蔽层松紧度不一致,影响电缆在智能配电系统中的长期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电力电缆铜带屏蔽缠绕装置及实现方法,通过集成化设计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减少了人工干预,提升了生产效率,通过磁粉制动器和浮动辊配合,精确控制铜带的放卷速度和张力,并通过实时监测调整,保证了铜带屏蔽层的一致性和均匀性,从而提高了电缆的整体质量,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电力电缆铜带屏蔽缠绕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部设有输送管,输送管活动连接有转动套管,转动套管由双电机驱动旋转;转动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电力电缆铜带屏蔽缠绕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设有输送管(2),输送管(2)活动连接有转动套管(3),转动套管(3)由双电机驱动旋转;转动套管(3)连接有缠绕组件(4),所述缠绕组件(4)包括旋转柱(41)、放卷架(42)和导向架(43),所述装置还包括压制辊(11),用于对缠绕后的电力电缆进行压制后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电缆铜带屏蔽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2)一端设有支撑架(21),输送管(2)上开设有滑槽(22),输送管(2)上设置有双驱动电机(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力电缆...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电力电缆铜带屏蔽缠绕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设有输送管(2),输送管(2)活动连接有转动套管(3),转动套管(3)由双电机驱动旋转;转动套管(3)连接有缠绕组件(4),所述缠绕组件(4)包括旋转柱(41)、放卷架(42)和导向架(43),所述装置还包括压制辊(11),用于对缠绕后的电力电缆进行压制后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电缆铜带屏蔽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2)一端设有支撑架(21),输送管(2)上开设有滑槽(22),输送管(2)上设置有双驱动电机(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力电缆铜带屏蔽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管(3)与滑槽(22)套接,且转动套管(3)靠近双驱动电机(23)的一端设有外齿(31),外齿(31)与双驱动电机(23)的驱动齿轮(231)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电缆铜带屏蔽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架(42)设有伺服电机(421)、磁粉制动器(422)及气动涨紧套(423),伺服电机(421)的输出端与磁粉制动器(422)连接,磁粉制动器(422)通过法兰连接气动涨紧套(423),用于控制放卷速度和张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力电缆铜带屏蔽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弘赵正红孙烨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和光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