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石墨烯增强相变沥青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39156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6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沥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石墨烯增强相变沥青检测方法,用于解决在半露天、多变光照与带速抖动环境下,现有人工监控和现场复标导致无法及时准确监测及修正石墨烯增强相变改性沥青混合料各组分投料配比,无法满足高效稳定生产需求,导致产品质量波动、资源浪费和生产中断的问题,包括初始离线标定、视频采集、图像预处理与分割、像素‑体积映射、环境补偿、周期质量校验、误差分摊与系数优化、异常报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档料层厚度、带速与全天候多光照自适应多工况标定,配合可见光/近红外双模、空间–通道注意力分割、动态ROI跟踪及滑动窗口封闭自校,实现石墨烯增强相变改性沥青混合料实时配比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生产,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石墨烯增强相变沥青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9842125a公开了一种高模高韧沥青改性剂、制法及基于该改性剂的高模量改性沥青、制法,通过脱硫橡胶粉、聚烯烃塑料粒子、石油树脂和石墨烯悬浊液的配比共混,能够有效兼顾沥青的高低温性能,进而能够提高基于该高模高韧改性剂所制备的高模量改性沥青的抗剪强度、模量和抗车辙能力,同时增强了低温抗裂性能,适用于高温、重载等恶劣条件下的路面铺。然而,该专利技术并未涉及在生产现场对改性沥青各组分投料过程的在线配比检测手段,高模高韧改性剂及相变材料加入沥青体系后,其投料顺序与份额比例直接决定最终产品的相变储能效果与力学性能,但在实际产线中,原料按配比分步添加,往往因停机、堵料等原因导致瞬时配比偏差,现有做法依赖操作工远程监控,难以及时发现并校正配料异常,无法满足新型石墨烯增强相变改性沥青对生产配比精度与实时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石墨烯增强相变沥青检测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石墨烯增强相变沥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石墨烯增强相变沥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在输送带上游分别制备四种纯料干膜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石墨烯增强相变沥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初始像素-质量换算系数的获取过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石墨烯增强相变沥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4中,弱光条件为日出后一小时和日落前一小时的光照条件,日出和日落时刻通过天气预报获取,中光条件为上午9:00-10:00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石墨烯增强相变沥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石墨烯增强相变沥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在输送带上游分别制备四种纯料干膜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石墨烯增强相变沥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初始像素-质量换算系数的获取过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石墨烯增强相变沥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4中,弱光条件为日出后一小时和日落前一小时的光照条件,日出和日落时刻通过天气预报获取,中光条件为上午9:00-10:00和下午15:00-16:00的光照条件,强光条件为11:30-13:30的光照条件,弱光条件、中光条件及强光条件的权重分别为25%、50%、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石墨烯增强相变沥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视频采集的摄像头以距离输送带投料口上方2.5至3.5米的高度安装,并沿输送带纵向设置俯仰角范围为10°至20°,在每帧图像中叠加时间戳,并与输送带速度编码器信号同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石墨烯增强相变沥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对视频帧先依据灰卡进行自动色彩校正,再采用局部方差引导的双边滤波与小波变换联合去噪,随后通过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增强亮度,并利用引入空间注意力模块的双分支深度分割网络结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永祥刘小梅张艳刘锐娜刘毅豪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