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烈度地震区大跨度交通枢纽结构性态感知与震后功能损失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39132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6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烈度地震区大跨度交通枢纽结构性态感知与震后功能损失评估方法,涉及重要建筑结构的健康监测及损伤识别技术领域。包括:获得大跨度交通枢纽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高保真动力响应数据和低保真动力响应数据,构建多保真结构响应数据集;建立数据‑物理驱动的大跨度交通枢纽结构地震响应预测模型,得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物理损伤;建立地震作用下大跨度交通枢纽主体结构与非结构构件物理损伤与功能损失间关联机制;确定功能损伤评估指标的权重系数,建立大跨度交通枢纽结构震后功能损失评估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建立大跨度交通枢纽结构性态跨模态协同感知方法,实现大跨度交通枢纽结构性态损伤状态的快速精准感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要建筑结构的健康监测及损伤识别,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烈度地震区大跨度交通枢纽结构性态感知与震后功能损失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城市群地震灾害风险突出。大跨度交通枢纽作为城市生命线核心节点,其震后功能恢复能力直接影响应急救援效率与社会经济稳定。因此,提升交通枢纽结构抗震韧性始终是工程结构防灾减灾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

2、现有监测系统聚焦于主体结构关键构件,感知维度不全面,缺乏对幕墙、管道、吊顶等非结构构件的协同监测,且跨模态数据融合技术不成熟,难以全面捕捉结构损伤状态。传统地震响应分析方法依赖大量计算资源,随着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数据驱动技术的发展,机器学习方法在结构响应分析中的应用日益成熟。然而,现有融合算法多依赖实验数据经验,尚未充分融合结构力学本构关系,导致理论模型与实际工程场景存在偏差。此外,现有大跨度交通枢纽结构性能水平划分准则多集中于结构物理响应,尚未建立物理损伤与功能损失(如交通中断、经济影响)的量化关联机制,同时未能考虑人员、经济等其他因素影响,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单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烈度地震区大跨度交通枢纽结构性态感知与震后功能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烈度地震区大跨度交通枢纽结构性态感知与震后功能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的具体内容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烈度地震区大跨度交通枢纽结构性态感知与震后功能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12中进行多源数据融合的具体内容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烈度地震区大跨度交通枢纽结构性态感知与震后功能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特征提取包括的具体内容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烈度地震区大跨度交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烈度地震区大跨度交通枢纽结构性态感知与震后功能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烈度地震区大跨度交通枢纽结构性态感知与震后功能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的具体内容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烈度地震区大跨度交通枢纽结构性态感知与震后功能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12中进行多源数据融合的具体内容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烈度地震区大跨度交通枢纽结构性态感知与震后功能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特征提取包括的具体内容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烈度地震区大跨度交通枢纽结构性态感知与震后功能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2包括的具体内容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烈度地震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燕王佳媛韩庆华王月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