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KTP型富钠磷酸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39081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6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KTP型富钠磷酸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化学分子式为:NaxV1‑yTyPO4F1‑zOz,其中1<x≤2,0<y≤1,0≤z≤1;上述材料制备方法为:向含有反应溶剂的反应釜中投入化学计量比的钒源、T源、磷源、氟源,加入铵源保持pH=6‑10,将温度维持120‑250℃,反应2‑24 h;自然冷却用清水洗涤干净后,即得到(NH4)xV1‑yTyPO4F1‑zOz前驱体;使用过量钠源与(NH4)xV1‑yTyPO4F1‑zOz前驱体研磨充分后,在管式炉中60‑400℃进行Na+/NH4+熔盐交换1‑48 h,反应时通入惰性气体,反应结束后将得到产品用洗涤溶剂洗涤除去多余的钠源;然后在烘箱内50‑250℃干燥1‑30 h,即得到KTP型富钠磷酸盐正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KTP构型对V‑O或T‑O键的诱导作用,增加V、T过渡金属相关的氧化还原电对的电压,提高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ktp型富钠磷酸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1、近年来,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推动太阳能、风能及潮汐能等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然而新型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催生出储能技术这一关键课题。可充锂离子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转换效率优势,已成为当前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受限于锂资源储量有限且地理分布不均等瓶颈,其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钠离子电池凭借钠元素储量丰富(地壳含量2.64%)、原料成本低廉等显著优势,正快速发展为大规模储能体系中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技术。在钠离子电池中,聚阴离子型磷酸盐正极材料因其优异的结构稳定性、良好安全性能及三维离子扩散能力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常规磷酸盐正极材料,如磷酸钒钠、磷酸焦磷酸铁钠,分子质量重、容量低,导致能量密度远低于锂离子电池的磷酸铁锂材料,限制了实际应用。

2、cn119812287a公开了一种铁基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材料的化学分子式为na3-4.5fe2-3.5(po4)2-2.5p2o7。尽管通过元素组成比例调控可以提升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KTP型富钠磷酸盐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化学分子式为:NaxV1-yTyPO4F1-zOz,其中1<x≤2,0<y≤1,0≤z≤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TP型富钠磷酸盐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T为Mn2+/Mn3+、Fe2+/Fe3+、Co2+/Co3+、Ni2+/Ni3+、Cr3+/Cr4+、Mg2+、Zn2+、Cu2+中的一种或几种。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KTP型富钠磷酸盐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KTP型富钠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ktp型富钠磷酸盐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化学分子式为:naxv1-ytypo4f1-zoz,其中1<x≤2,0<y≤1,0≤z≤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tp型富钠磷酸盐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t为mn2+/mn3+、fe2+/fe3+、co2+/co3+、ni2+/ni3+、cr3+/cr4+、mg2+、zn2+、cu2+中的一种或几种。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ktp型富钠磷酸盐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ktp型富钠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钒源浓度为0.1-2 mol/l,包括硫酸氧钒、偏钒酸铵、多钒酸铵、草酸氧钒、氯化钒、三氧化二钒、二氧化钒、五氧化二钒、乙酰丙酮钒、乙酰丙酮氧钒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ktp型富钠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t源为可溶性盐,阳离子为mn2+、ni2+、fe2+、fe3+、co3+或cr3+,阴离子为ch3coo-、no3-、so42-或cl-。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ktp型富钠磷酸盐正极材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春柳冯桂林杨维清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