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输电线路防护领域,尤其一种用于高压集电线路的防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高压集电线路常年在野外运行,线路塔架是树立在空旷的地面上,在雷雨季节易遭受雷击侵害,雷击后高压集电线路故障会导致断线或跳闸事故的发生。通常需要在高压集电线路上安装防雷装置,以预防上述风险的发生。
2、传统防雷装置多采用固定式结构,如公开号为cn 209675912 u、名称为一种用于森林防雷保护系统的专利中公开的防雷塔单元包括底座、防雷塔体和避雷针,此结构为现有防雷装置大多数采用的方式,此结构存在安装维护不便、适应性不足、抗风性差等缺陷。另外现有技术中尚缺乏具备远程控制功能、可自动展开与收拢的防雷装置,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野外环境需求。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集智能控制、高效防雷和机械稳定性于一体的可展收式防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高压集电线路的防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通过整体伸缩杆结构和推拉机构,实现防雷装置的自动展开、锁紧及复位,有效解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压集电线路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底座(2)、锥形筒(3)和推拉机构(4),所述底座(2)固定于地面,所述套筒(1)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套筒(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限位环(1-2),所述锥形筒(3)滑动设置于套筒(1)的内侧位于限位环(1-2)的上侧;所述锥形筒(3)的顶部为锥形,底部的外径与套筒(1)的内径相适配,其底部外侧与套筒(1)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弹性锁紧件;推拉机构(4)设置于套筒(1)的内侧,用于将锥形筒(3)自限位环(1-2)位置推动至套筒(1)的顶部或者将锥形筒(3)自套筒(1)的顶部拉回至限位环(1-2)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压集电线路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底座(2)、锥形筒(3)和推拉机构(4),所述底座(2)固定于地面,所述套筒(1)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套筒(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限位环(1-2),所述锥形筒(3)滑动设置于套筒(1)的内侧位于限位环(1-2)的上侧;所述锥形筒(3)的顶部为锥形,底部的外径与套筒(1)的内径相适配,其底部外侧与套筒(1)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弹性锁紧件;推拉机构(4)设置于套筒(1)的内侧,用于将锥形筒(3)自限位环(1-2)位置推动至套筒(1)的顶部或者将锥形筒(3)自套筒(1)的顶部拉回至限位环(1-2)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集电线路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筒(3)包括一体连接的圆锥部及其底端的圆筒部,所述圆筒部的底端外缘直径大于限位环(1-2)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集电线路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机构4包括底盖(4-1)、上盖(4-2)、蓄电源(4-3)、卡爪组件和行走组件,底盖(4-1)的上端和上盖(4-2)的底端相对固定连接;底盖(4-1)或上盖(4-2)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台架(4-9),蓄电源(4-3)固定在支撑台架(4-9)与底盖(4-1)之间;卡爪组件包括限位滑轨(4-14)、驱动电机(4-15)、导向轮(4-16)、卡块(4-17)、推杆(4-18)、凸轮(4-19)和定位传感器(4-20),驱动电机(4-15)固定安装在支撑台架(4-9)的上端,驱动电机(4-15)的输出轴连接凸轮(4-19),凸轮(4-19)的一侧开设至少两条曲形槽,曲形槽内放置有导向轮(4-16),导向轮(4-16)与推杆(4-18)的一端连接,上盖(4-2)的下端对应推杆(4-18)的方向固定连接限位滑轨(4-14),推杆(4-18)滑动设置于限位滑轨(4-14)内侧,推杆(4-18)的另一端自上盖(4-2)的内侧穿出并连接卡块(4-17),卡块(4-17)一侧连接定位传感器(4-20);所述圆筒部的内侧设有定位环(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集电线路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多组沿套筒(1)的内侧周向阵列布置的行走单元,行走单元布置在支撑台架(4-9)的上端和/或下端;每组行走单元分别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培见,尚志刚,蒋文强,张扬,张炫波,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赤峰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