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压接的接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38184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5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接线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压接的接线座,包括有安装座、封盖、导电片、导向块和导电柱等,安装座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接线槽,安装座上铰接有封盖,封盖前后两侧均上下对称开有用于容纳导线的容纳槽,接线槽内均连接有导电片,接线槽内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上均滑动连接有导电柱,导电柱滑动贯穿导电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转轴可以带动凸轮转动,凸轮会推动导电柱向下移动,导电柱会将导线的头端压住,两根导线通过导电片和导电柱进行导电,工作人员不需要反复地拧螺丝,操作更加简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线座,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压接的接线座


技术介绍

1、接线座是一种电气连接元件,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电力系统、机械设备及电子设备中,主要功能是为导线提供安全可靠的电连接,并在不同电路之间进行有效的电流传输,确保电力和信号的稳定传输。

2、接线座通常由绝缘外壳和金属端子组成,通过螺丝、夹紧机构或其他固定方式将导线压紧于金属端子上,实现稳定的电气连接,在传统设计中,大多数的接线座采用螺钉结构作为核心固定机制,工作人员需要依赖手持工具(如螺丝刀)进行螺丝的旋紧与松开,操作繁琐且效率低下,影响接线工作的流畅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具体而言,在接线座的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将待连接的导线剥去外层绝缘皮,露出内部金属芯线,随后,将裸露的金属芯线插入接线座的接线孔或放置于接线端子下方,接着,使用螺丝刀旋转螺丝,将导线压紧于端子之上,以确保导线与端子之间形成良好的电气接触,最后,检查螺丝是否拧紧,防止因接触不良而导致的电气故障,在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反复使用螺丝刀进行旋紧或松开操作,尤其是在面对多路接线任务时,这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压接的接线座,包括有安装座(1)和封盖(3),安装座(1)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接线槽(2),安装座(1)上铰接有封盖(3),封盖(3)前后两侧均上下对称开有用于容纳导线的容纳槽(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电片(5)、导向块(6)、导电柱(7)、第一弹簧(8)、连接块(9)、安装块(10)、转轴(11)和凸轮(12),接线槽(2)内均连接有导电片(5),接线槽(2)内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导向块(6),导向块(6)上均滑动连接有导电柱(7),导电柱(7)滑动贯穿导电片(5),导电柱(7)上均连接有第一弹簧(8),第一弹簧(8)和导向块(6)连接,接线槽(2)内均连接有连接块(9),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压接的接线座,包括有安装座(1)和封盖(3),安装座(1)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接线槽(2),安装座(1)上铰接有封盖(3),封盖(3)前后两侧均上下对称开有用于容纳导线的容纳槽(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电片(5)、导向块(6)、导电柱(7)、第一弹簧(8)、连接块(9)、安装块(10)、转轴(11)和凸轮(12),接线槽(2)内均连接有导电片(5),接线槽(2)内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导向块(6),导向块(6)上均滑动连接有导电柱(7),导电柱(7)滑动贯穿导电片(5),导电柱(7)上均连接有第一弹簧(8),第一弹簧(8)和导向块(6)连接,接线槽(2)内均连接有连接块(9),连接块(9)上均连接有安装块(10),安装块(10)内均转动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前部和后部均连接有凸轮(12),凸轮(12)用于推动导电柱(7)向下移动,导电柱(7)将导线压住,两根导线通过导电片(5)和导电柱(7)进行导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压接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接触块(13)、滑动架(14)、卡块(15)和第二弹簧(16),封盖(3)上连接有接触块(13),安装座(1)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架(14),滑动架(14)上连接有卡块(15),卡块(15)用于将接触块(13)卡住,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肖赵承东李鹏飞刘永华张昱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国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