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听力计衰减器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38094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5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听力计衰减器控制方法,用户通过按键、触屏或语音选择“手动”或“自动”模式:手动模式下输入目标衰减量和测试频率;自动模式下选择预设方案,系统自动加载对应参数;系统实时采集输入声音的大小、频率,监测环境温湿度和电磁干扰情况,并获取衰减器当前档位信息,为后续调节提供基础数据;对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去噪处理,滤除环境杂音,再将不同传感器的数据统一转换为标准格式,以便系统分析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听力计衰减器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听力计衰减器智能控制,集多模态交互、环境自适应、双重反馈修正、故障自诊断及移动供电于一体,显著提升检测精度与操作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预成型焊片生产,具体为一种听力计衰减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听力计作为评估听觉功能的核心设备,其衰减器通过调节信号强度实现听力阈值检测,是决定检测精度的关键部件。当前主流听力计衰减器控制系统普遍存在以下技术瓶颈:一方面,传统控制方案依赖单一处理模块执行信号分析与策略生成,缺乏精细化的功能划分,导致信号预处理不彻底、环境干扰抑制能力弱,难以应对复杂电磁环境或温湿度变化对衰减精度的影响。例如,模拟式衰减器易受机械磨损或温漂影响,而数字式衰减器存在信号格式兼容性差的问题,二者均面临手动调节步骤繁琐、自动调节算法单一(仅支持固定步进衰减)的共性问题,无法满足个性化检测需求(如针对儿童的低刺激阈值调节或高频听力损失的精准补偿)。另一方面,现有系统普遍缺失实时反馈闭环与故障自诊断机制,仅通过单一传感器监测衰减量,误差修正滞后且误判率高(行业平均误差>1db),设备出现接触不良、电机失步等故障时难以及时预警,导致检测数据可靠性下降。

2、此外,人机交互方式单一(仅限物理按键)、检测报告生成依赖外接电脑、电源管理不支持移动场景等问题,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听力计衰减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听力计衰减器控制方法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中心模块(1)、用户操作模块(2)、数据收集模块(3)、数据整理模块(4)、智能大脑模块(5)、策略生成模块(6)、信号转换模块(7)、反馈监测模块(8)、显示输出模块(9)、驱动执行模块(10)、电源管理模块(1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模块(1)和用户操作模块(2)连接,所述控制中心模块(1)和数据收集模块(3)连接,所述数据收集模块(3)和数据整理模块(4)连接,所述控制中心模块(1)和智能大脑模块(5)连接,所述智能大脑模块(5)和策略生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听力计衰减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听力计衰减器控制方法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中心模块(1)、用户操作模块(2)、数据收集模块(3)、数据整理模块(4)、智能大脑模块(5)、策略生成模块(6)、信号转换模块(7)、反馈监测模块(8)、显示输出模块(9)、驱动执行模块(10)、电源管理模块(1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模块(1)和用户操作模块(2)连接,所述控制中心模块(1)和数据收集模块(3)连接,所述数据收集模块(3)和数据整理模块(4)连接,所述控制中心模块(1)和智能大脑模块(5)连接,所述智能大脑模块(5)和策略生成模块(6)连接,所述控制中心模块(1)和信号转换模块(7)连接,所述控制中心模块(1)和反馈监测模块(8)连接,所述控制中心模块(1)和显示输出模块(9)连接,所述控制中心模块(1)和驱动执行模块(10)连接,所述控制中心模块(1)和电源管理模块(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听力计衰减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操作模块(2)包括指令输入模块(21)和设备连接模块(22),所述指令输入模块(21)和设备连接模块(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听力计衰减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收集模块(3)包括信号检测模块(31)、环境监测模块(32)和初始状态模块(33),所述信号检测模块(31)和环境监测模块(32)连接,所述环境监测模块(32)和初始状态模块(3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听力计衰减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清华孙卫东谢悦芬
申请(专利权)人:鹿溪医疗设备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