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母线槽,具体为硅橡胶复合绝缘母线槽及强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母线槽主要有全封闭式母线槽(如密集型母线槽)、浇注母线槽和空气型母线槽三种类型,全封闭式母线槽和浇注母线槽由于是全封闭式结构,因此存在散热性能不好的缺点,即使全封闭式母线槽通过铝质外壳提高散热面积,但由于内部导电铜排贴合设计,内部的铜排散热效率远小于两侧铜排的散热效率,这就容易造成母线槽内部中心温度较高的情况;空气型母线槽为开放式母线槽结构,各个铜排之间存在间隙,但是为了提高绝缘性和安全性,铜排外表面会设置较厚的橡胶绝缘层,严重影响铜排的散热效率,而且仅通过空气自然对流的方式实现散热,难以进行有效散热,因此,本申请基于现有密集型母线槽和空气型母线槽结构进行改进,提出硅橡胶复合绝缘母线槽及强散热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硅橡胶复合绝缘母线槽及强散热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母线槽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硅橡胶
...【技术保护点】
1.硅橡胶复合绝缘母线槽及强散热结构,包括支撑框架(1)和分体式母线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母线组件(2)卡接于支撑框架(1)的内部,支撑框架(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强冷组件一(3),支撑框架(1)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强冷组件二(4),支撑框架(1)内部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若干条形支撑板(5),条形支撑板(5)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散热风扇(6),散热风扇(6)位于强冷组件一(3)和强冷组件二(4)的正下方,分体式母线组件(2)由若干母线单元(7)构成,相邻的两个母线单元(7)之间、以及最外侧的两个母线单元(7)与支撑框架(1)的内侧壁之间均形成散热间隙槽(8),母线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硅橡胶复合绝缘母线槽及强散热结构,包括支撑框架(1)和分体式母线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母线组件(2)卡接于支撑框架(1)的内部,支撑框架(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强冷组件一(3),支撑框架(1)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强冷组件二(4),支撑框架(1)内部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若干条形支撑板(5),条形支撑板(5)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散热风扇(6),散热风扇(6)位于强冷组件一(3)和强冷组件二(4)的正下方,分体式母线组件(2)由若干母线单元(7)构成,相邻的两个母线单元(7)之间、以及最外侧的两个母线单元(7)与支撑框架(1)的内侧壁之间均形成散热间隙槽(8),母线单元(7)的顶端设置有感温线缆(9),支撑框架(1)的侧边固定设置有温控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橡胶复合绝缘母线槽及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由l型侧支撑板一(19)、l型侧支撑板二(20)、若干卡接限位底板(21)和若干卡接限位顶板(22)构成,卡接限位底板(21)和卡接限位顶板(22)分别卡接于l型侧支撑板一(19)和l型侧支撑板二(20)内部的底端和顶端,卡接限位底板(21)的顶端和卡接限位顶板(22)的底端均开设有与母线单元(7)相匹配的卡接槽(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橡胶复合绝缘母线槽及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限位底板(21)和卡接限位顶板(22)均通过螺栓(24)与l型侧支撑板一(19)和l型侧支撑板二(20)连接,l型侧支撑板一(19)和l型侧支撑板二(20)上均开设有若干条形散热通槽(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橡胶复合绝缘母线槽及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线缆(9)在分体式母线组件(2)的顶端为s型安装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橡胶复合绝缘母线槽及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冷组件一(3)和强冷组件二(4)错位设置,强冷组件一(3)和强冷组件二(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钱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航诚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