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痛风给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微针给药方法。
技术介绍
1、痛风目前的治疗主要是口服给药,口服给药虽然方便快捷,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
2、1.生物利用度:
3、首过效应:药物在通过肝脏时被代谢,导致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量减少,降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4、食物影响:食物会影响药物的吸收,例如,某些药物需要在餐后服用,而另一些药物则需要在空腹状态下服用;
5、胃肠道疾病:胃肠道疾病,如胃炎或溃疡,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6、2.剂量控制:
7、患者依从性:患者可能忘记服用药物,或按错误的剂量服用;
8、药物溶解和吸收:某些药物难以溶解或被肠道吸收,导致生物利用度降低;
9、3.药物的稳定性:
10、胃液环境:某些药物在酸性的胃液环境中会被降解;
11、酶代谢:胃肠道中的酶会代谢某些药物,降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12、4.副作用:
13、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等常见副作用
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微针给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微针给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痛风治疗药物选自以下至少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尿酸酶或IL-1β抑制剂(包含洛索洛芬膏,巴布膏,舒笑瑶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微针给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20-40万,针尖凝胶溶液中透明质酸的质量浓度为10%-30%,背衬凝胶溶液中透明质酸的质量浓度为5%-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微针给药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微针给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微针给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痛风治疗药物选自以下至少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尿酸酶或il-1β抑制剂(包含洛索洛芬膏,巴布膏,舒笑瑶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微针给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20-40万,针尖凝胶溶液中透明质酸的质量浓度为10%-30%,背衬凝胶溶液中透明质酸的质量浓度为5%-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微针给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模具的针体长度为200-800微米,针尖直径为50-200微米,阵列排布密度为50-200针/cm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微针给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干燥条件为:真空度0.09-0.1mpa,温度37-45℃,时间150分钟;离心条件为转速3000-5000rp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慈波,肖贺元,李海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