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构造柱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构造柱模板的支模密封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柱模板底部与地面接触面的密封性能直接决定成型质量。传统工艺多采用砂浆填充或木条临时封堵缝隙,但受施工环境、材料特性及操作精度影响,易出现密封失效导致的漏浆现象。现有改进方案如橡胶垫或海绵条虽有一定效果,但是在地面不平整动时同样难以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构造柱模板的支模密封结构及其工作方法,基于弹性囊体的底部密封方法,实现模板底部与地面的自适应贴合。相比传统工艺,该方案具有安装便捷、周转率高、适用性强的优势,为混凝土柱底部密封技术提供了解决方案。
2、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应用于构造柱模板的支模密封结构,包括:
4、框架a与框架b,其中,框架a与框架b拼接在一起构成一个与构造柱模板形状尺寸适配的一体式框架结构;
5、上述框架a与框架b的结构呈镜像对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构造柱模板的支模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框架a(1)包括拼接部a(11),在拼接部a(11)远离框架b(2)的一侧延伸有一安装板a(12),在安装板a(12)上设有气压控制部件a(13),拼接部a(11)的底部具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弹性气囊a(14),弹性气囊a(14)覆盖拼接部a(11)的底部,在气压控制部件a(13)内设置有与弹性气囊a(14)数量一致的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弹性气囊a(14)通过气管(6)与气源(4)连通,电磁阀和设置压力传感器在管道上,控制器(5)分别与气压控制部件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构造柱模板的支模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框架a(1)包括拼接部a(11),在拼接部a(11)远离框架b(2)的一侧延伸有一安装板a(12),在安装板a(12)上设有气压控制部件a(13),拼接部a(11)的底部具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弹性气囊a(14),弹性气囊a(14)覆盖拼接部a(11)的底部,在气压控制部件a(13)内设置有与弹性气囊a(14)数量一致的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弹性气囊a(14)通过气管(6)与气源(4)连通,电磁阀和设置压力传感器在管道上,控制器(5)分别与气压控制部件a(13)内设置的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框架b(2)包括拼接部b(21),在拼接部b(21)远离框架a(1)的一侧延伸有一安装板b(22),在安装板b(22)上设有气压控制部件b(23),拼接部b(21)的底部具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弹性气囊b(24),弹性气囊b(24)覆盖拼接部b(21)的底部,在气压控制部件b(23)内设置有与弹性气囊b(24)数量一致的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弹性气囊b(24)通过气管(6)与气源(4)连通,电磁阀和设置压力传感器在管道上,控制器(5)分别与气压控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景中,李杨,李博,李岩,薛欢,张小泉,邓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