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容器,特别涉及一种软管肩部的注胶成型工艺和软管。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包装软管,其肩部结构部分是采用热流道注塑成型的方式制作,生产时,将贯通的管体送入模具中,模具在管体的端部设有肩部结构形状的型腔,注塑机向型腔中注胶,待冷却定型后脱模,以获得如图1所示的注肩软管半成品,然后再将注肩软管半成品的肩部结构上多余的注塑余料进行去除,以获得最终的注肩软管成品。在现有注肩工艺设计中,注胶口通常是设置在软管中轴线的位置,模具型腔在肩部对应料嘴位置的上侧通常会预留一层间隙结构,以使注胶通道与型腔连通,在所获得的注肩软管半成品上,图1所示,间隙结构处的胶料会使肩部20的料嘴21上侧形成一层薄壁状的注塑余料30,注塑余料30完全遮蔽料嘴21的出料口,在进行余料去除时,现有的工艺是通过钻孔的方式将注塑余料30钻穿,以解除注塑余料30对料嘴21的出料口的遮挡,但这样的余料去除方式容易在钻孔的过程中产生粉末碎屑,粉末碎屑容易粘附在管体10的内壁,影响后续的物料装填,而且,由于注塑余料30为薄壁状,钻孔时容易在料嘴21的出料口边缘处产生较多的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管肩部的注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肩部的注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流道对应每个所述注胶通道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进胶流道与对应的所述注胶通道连通形成倒“Y”型的通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肩部的注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流道与所述型腔之间设有进胶口并通过所述进胶口连通,所述进胶口的直径尺寸为预设值A,预设值A的取值范围为:0.3mm≤A≤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肩部的注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注胶成型步骤中,对模具的注胶行程实行分段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管肩部的注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肩部的注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流道对应每个所述注胶通道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进胶流道与对应的所述注胶通道连通形成倒“y”型的通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肩部的注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流道与所述型腔之间设有进胶口并通过所述进胶口连通,所述进胶口的直径尺寸为预设值a,预设值a的取值范围为:0.3mm≤a≤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肩部的注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注胶成型步骤中,对模具的注胶行程实行分段控制,依次分别为第一段注胶行程、第二段注胶行程和第三段注胶行程,在第一段注胶行程中,注塑机采用的注胶压力为预设值f1,注胶速度为预设值s1,在第二段注胶行程中,注塑机采用的注胶压力为预设值f2,注胶速度为预设值s2,在第三段注胶行程中,注塑机采用的注胶压力为预设值f3,注胶速度为预设值s3,其中:f1≤f3≤f2,s1≤s3≤s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管肩部的注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预设值f1的取值范围为:20mpa≤f1≤40mpa;预设值f2的取值范围为:110mpa≤f2≤130mpa;预设值f3的取值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方,肖阳正,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长健医药包装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