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循环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36760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5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循环双层通风玻璃幕墙,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包括:玻璃外墙、风孔、安置框、外置竖框、玻璃内墙,所述安置框内侧的外部设置有玻璃外墙,所述安置框正反两面的两侧开设有风孔,所述安置框内侧的内侧设置有玻璃内墙,所述安置框外部的周围处设置有埋安部,所述安置框正面两侧风孔的外部设置有挡风部,该挡风部可承受外界直吹风力,所述外置竖框外部中间处与所述挡风部连接处设置有直移驱转部,该外循环双层通风玻璃幕墙,通过阻风遮条呈Z字形,斜面可将自然风导入风孔。其能在安置框两侧前后移动,大风时遮住风孔,风停后复位露出风孔,可按需控制风孔开闭,实现通风调节与防风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外循环双层通风玻璃幕墙


技术介绍

1、玻璃幕墙是一种现代建筑外墙装饰结构,由玻璃面板与支承结构体系组成,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然而,传统玻璃幕墙在通风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有效实现室内外空气的循环流通,不利于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和建筑的节能降耗。在面对不同气候条件和风力状况时,通风调节能力有限,无法按需灵活控制通风量和通风方式。

2、如公开号cn116044064b的外循环对流双层通风玻璃环保幕墙中,通过设置玻璃内墙、玻璃外墙,并利用正反电机、转动轴、固定板、旋转块等一系列部件的相互配合,启动正反电机,带动玻璃外墙和玻璃内墙旋转,使外部空气能够进入两层玻璃之间,参与楼内空气循环。同时,设置密封结构一,包括密封圈、椭圆气囊、l形密封件等,在不需要通风时对玻璃内外墙进行密封,并且这些部件与弹簧等配合,可对玻璃内外墙进行抗压,防止幕墙被大风吹落。

3、虽然能够实现空气循环,但对于不同风力下通风量的调节能力不足。例如,无法根据风力大小自动地调整通风口的开闭程度和玻璃间的间距,难以在强风时有效防止大风对幕墙的过度冲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循环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包括:玻璃外墙(1)、风孔(2)、安置框(3)、外置竖框(7)、玻璃内墙(1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框(3)内侧的外部设置有玻璃外墙(1),所述安置框(3)正反两面的两侧开设有风孔(2),所述安置框(3)内侧的内侧设置有玻璃内墙(14),所述安置框(3)外部的周围处设置有埋安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循环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埋安部包括横梁(10)、内撑竖架(6)、适配竖框(5)、预埋件(8),所述安置框(3)的上下两端固定设置有横梁(10),所述安置框(3)与横梁(10)的连接处延伸设置有凸部,所述外置竖框(7)设置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循环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包括:玻璃外墙(1)、风孔(2)、安置框(3)、外置竖框(7)、玻璃内墙(1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框(3)内侧的外部设置有玻璃外墙(1),所述安置框(3)正反两面的两侧开设有风孔(2),所述安置框(3)内侧的内侧设置有玻璃内墙(14),所述安置框(3)外部的周围处设置有埋安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循环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埋安部包括横梁(10)、内撑竖架(6)、适配竖框(5)、预埋件(8),所述安置框(3)的上下两端固定设置有横梁(10),所述安置框(3)与横梁(10)的连接处延伸设置有凸部,所述外置竖框(7)设置于安置框(3)的两侧,所述外置竖框(7)的内侧设置有内撑竖架(6),所述(7)外部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适配竖框(5),所述适配竖框(5)的一端卡设有预埋件(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循环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部可在安置框(3)的两侧进行前后移动,所述挡风部的高度等于安置框(3)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循环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移驱转部包括有平移件与附转件,所述平移件移动时可带动附转件进行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循环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复位部包括有第一回弹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汉明戚云阳戚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承幕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