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巷道支护吸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35222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5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巷道支护吸能装置,涉及煤矿安全开采技术领域,包括主吸能机构,所述主吸能机构的外壁设有辅助吸能机构,所述主吸能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主吸能机构包括钢管结构,所述钢管结构上设置有高强度聚乙烯结构,所述钢管结构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应力传感器;所述辅助吸能机构的包括条形吸能件;该吸能装置既能吸能又能释放能量,能够充分发挥其本身力学性能,应力高时,进行能量存储,即吸能,巷道围岩应力降低时,能够是否其存储能量,保证巷道围岩的完整性,提高承载能力,且在煤矿冲击地压防治中,卸压钻孔可使巷道周边应力降低,显著减少冲击地压发生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安全开采,具体为一种用于巷道支护吸能装置


技术介绍

1、“一种煤矿高应力区‘卸—转—吸’综合解危方法”属于煤矿安全开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具体涉及高应力环境下煤层开采的应力调控、能量转移及灾害防控技术。该方法通过“卸压—转移—吸能”的协同机制,实现高应力区的应力降低、能量转移及动态平衡,是保障深部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技术。

2、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公开号为:cn116641738a的“一种带有吸能缓冲装置的巷道支护装置”,带有吸能缓冲装置的巷道支护装置包括下位支护件、上位支护件、吸能缓冲件和调节组件,下位支护件为半矩形框体结构,且下位支护件的上端面开设有对接槽,上位支护件与下位支护件对称设置,且上位支护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对接柱,对接柱与对接槽相对应设置,且对接柱活动插接在对接槽之中;通过将吸能缓冲件设置成由内弧形支撑件、外弧形支撑件和缓冲组件组合构成,从而通过内弧形支撑件、外弧形支撑件和缓冲组件的组合作用,从而更好的对冒落的围岩进行受力卸载,从而有效减小下位支护件、上位支护件的直接受力,从而有效保证其结构的整体使用可靠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巷道支护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吸能机构(1),所述主吸能机构(1)的外壁设有辅助吸能机构(3),所述主吸能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巷道支护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调节丝杆(401),所述调节丝杆(401)设置在钢管结构(101)的内部,所述调节丝杆(401)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滑动调节盘(402),所述滑动调节盘(40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403),所述滑动块(403)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动轨道(404),所述对称设置在钢管结构(10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巷道支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巷道支护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吸能机构(1),所述主吸能机构(1)的外壁设有辅助吸能机构(3),所述主吸能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巷道支护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调节丝杆(401),所述调节丝杆(401)设置在钢管结构(101)的内部,所述调节丝杆(401)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滑动调节盘(402),所述滑动调节盘(40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403),所述滑动块(403)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动轨道(404),所述对称设置在钢管结构(10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巷道支护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结构(101)的内侧呈环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定位柱(405),所述定位柱(405)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压槽(406),所述定位压槽(406)活动卡接在滑动调节盘(402)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巷道支护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405)的侧面设置有弹性件(407),所述定位柱(405)的另一端设置有锥形定位头(40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巷道支护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丝杆(401)的一端设置有调节端头(409),所述调节端头(409)的外侧设置有调节套筒(410),所述调节套筒(410)的一端连接有伸缩传动调节杆(411),所述伸缩传动调节杆(411)的一端连接有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龙峰王丙江栗连奇张凤学蒋金虎
申请(专利权)人: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矿业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