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35170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5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电容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容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外壳,且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芯包,并且芯包的上端贯穿外壳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端子,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应急冷却机构,在电容器过热时自动触发的方式快速对电容器进行紧急降温,保证电容器不会过热烧毁。该电力电容器,当电容器过热时,通过填充腔中铵盐与储存板中水混合的方式,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从而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通过导热杆将热量传导至压力腔中使得气体膨胀的方式,使得膨胀的气体能够通过推动活塞杆滑动的方式使得溢出孔与端部传导孔对齐并使中心传导孔与溢出管的上端对齐,从而使得水能够自动排出实现与铵盐的混合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具体为一种电力电容器


技术介绍

1、电力电容器在电力系统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用于功率因数补偿、滤波等功能,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然而,在电力电容器的运行过程中,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即过热现象,当电力电容器长时间运行或者在高负荷等特殊工况下,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能及时有效地散热,热量的积累将导致电容器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过高的温度会对电容器的芯包等关键部件造成严重损害,如使绝缘材料老化加速,降低其绝缘性能,从而增加发生击穿故障的风险,最终可能导致电容器过热烧毁,这种故障不仅会使电容器自身损坏,无法正常工作,还可能引发电力系统的局部故障,影响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给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电力电容器散热方式往往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自然散热或简单的散热片结构,其散热效率有限,难以满足在一些复杂工况下对电容器快速降温的需求,尤其是在突然出现过载等异常情况导致热量瞬间大量产生时,传统散热方式无法及时响应并有效地降低温度,同时,在电容器处于特殊状态,如内部压力因冷却介质变化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电容器,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外壳(2),且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芯包(3),并且芯包(3)的上端贯穿外壳(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端子(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应急冷却机构,在电容器过热时自动触发的方式快速对电容器进行紧急降温,保证电容器不会过热烧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板(6)为连续的Z字形设计,且储存板(6)内部为中空设计,并且上下相邻的储存板(6)中空部分相互不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杆(8)与活塞杆(11)为滑动摩擦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容器,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外壳(2),且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芯包(3),并且芯包(3)的上端贯穿外壳(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端子(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应急冷却机构,在电容器过热时自动触发的方式快速对电容器进行紧急降温,保证电容器不会过热烧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板(6)为连续的z字形设计,且储存板(6)内部为中空设计,并且上下相邻的储存板(6)中空部分相互不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杆(8)与活塞杆(11)为滑动摩擦连接,且活塞杆(11)与压力腔(7)内侧表面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溢出孔(9)与端部传导孔(12)为错位设置,所述中心传导孔(13)与溢出管(10)的上端为错位设置,且溢出管(10)的下端位于储存板(6)中空部分的下端,所述导热杆(8)朝向平衡管道(14)的一端与平衡管道(14)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筒(17)与活塞板(18)为滑动摩擦连接,且活塞板(18)的外侧表面与泄压管(21)的上端相贴合,所述加压盖(19)的上端开设有孔洞,且加压盖(19)与挤压板(20)之间连接有弹簧,并且挤压板(20)的下表面与活塞板(18)的上端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与外壳(2)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巴达拉乎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凡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