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起毛起球半精纺羊绒针织纱加工工艺及并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35099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5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抗起毛起球半精纺羊绒针织纱加工工艺及并条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预处理:选用细度15.5微米、长度33.5‑35.5毫米的山羊绒纤维,控制短绒率在14.9%以下,按1:15比例添加3X和毛油,闷仓12小时,控制回潮率在16%‑17.5%;步骤二、梳棉工序:采用半精纺梳棉机,锡林转速240r/min,道夫转速16r/min,降低刺辊速度,加长给棉板有效梳理长度,放大锡林与盖板隔距,加快盖板速度,增大锡林与刺辊速度比,增大针布角度;步骤三、并条工序:并条机对条子合并为并条,控制末并不匀率小于0.7%;步骤四、粗纱工序;步骤五、细纱工序;步骤六、后加工工序:络筒、并线、倍捻,股线捻度395t/m;其;工艺稳定可靠,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的,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抗起毛起球半精纺羊绒针织纱加工工艺及并条装置


技术介绍

1、羊绒纤维具有手感滑爽、纤度细、保暖性好等优点,但其长度较短、短绒含量较高,导致传统半精纺工艺生产的羊绒纱线抗起毛起球性能较差,现有技术中,半精纺产品存在抗起毛起球性能不理想的缺陷,影响市场认可度,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显著提高羊绒纱线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加工工艺及专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抗起毛起球半精纺羊绒针织纱加工工艺及并条装置。

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抗起毛起球半精纺羊绒针织纱加工工艺及并条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原料预处理:选用细度15.5微米、长度33.5-35.5毫米的山羊绒纤维,控制短绒率在14.9%以下,按1:15比例添加3x和毛油,闷仓12小时,控制回潮率在16%-17.5%;

4、步骤二、梳棉工序:采用半精纺梳棉机,锡林转速240r/min,道夫转速16r/min,降低刺辊速度,加长给棉板有效梳理长度,放大锡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抗起毛起球半精纺羊绒针织纱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一种高抗起毛起球半精纺羊绒针织纱加工并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条基座(101)、一号固定座(102)、约束柱(103)、集束器(104)、控制器(105)和格栅(106),并条基座(101)前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05),所述并条基座(101)顶端安装有开口,开口通过格栅(106)密封,所述并条基座(101)顶端设置有一号固定座(102),所述一号固定座(102)顶端等间距设置有多组约束柱(103),并条基座(101)顶端设置有集束器(104),格栅(106)在一号固定座(102)和集束器(1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起毛起球半精纺羊绒针织纱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一种高抗起毛起球半精纺羊绒针织纱加工并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条基座(101)、一号固定座(102)、约束柱(103)、集束器(104)、控制器(105)和格栅(106),并条基座(101)前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05),所述并条基座(101)顶端安装有开口,开口通过格栅(106)密封,所述并条基座(101)顶端设置有一号固定座(102),所述一号固定座(102)顶端等间距设置有多组约束柱(103),并条基座(101)顶端设置有集束器(104),格栅(106)在一号固定座(102)和集束器(104)之间,还包括牵引拉伸组件、并条轮组件和离子风机组件,所述并条基座(101)上分别设置有牵引拉伸组件、并条轮组件和离子风机组件,所述离子风机组件在格栅(106)正下方,所述牵引拉伸组件在格栅(106)和一号固定座(102)之间,所述并条轮组件在集束器(104)右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抗起毛起球半精纺羊绒针织纱加工并条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引拉伸组件包括框架(201)、下罗拉辊(202)、上罗拉辊(203)、一号电机(205)和弹性包覆层(206),所述并条基座(101)上安装有框架(201),所述框架(201)内部分别转动设置有下罗拉辊(202)和上罗拉辊(203),所述框架(201)上安装有一号电机(205),所述一号电机(205)输出端与下罗拉辊(202)的一端连接,所述上罗拉辊(203)外侧设置有弹性包覆层(20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抗起毛起球半精纺羊绒针织纱加工并条装置,其特征在于,并条轮组件包括双向丝杠(301)、二号电机(302)、u型架(303)、移动座(304)、固定板(305)、压力传感器(306)、l型支架(307)、三号电机(308)和并条轮本体(309),所述并条基座(101)上安装有u型架(303),所述u型架(303)内部转动安装有双向丝杠(301),两组移动座(304)均与双向丝杠(301)螺纹连接并且移动座(304)的底端与u型架(303)的内侧底部滑动接触,u型架(303)外端设置有二号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惊理童华军谢艳梅向叶薛正利薛娟丽秦保新韩庆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康赛妮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