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开关凸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34664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5 12:30
本技术涉及一种负荷开关凸轮结构,设置在智能电表的壳体内,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一转轴、设置在第一转轴上的转轴支架、设置在转轴支架上的动触头、驱动转轴支架围绕第一转轴转动的凸轮组件、限制转轴支架转动的复位件、设置在壳体内的静触头;第一位置时,凸轮组件对转轴支架施加驱动力,动触头与静触头抵接;第二位置时,凸轮组件解除对转轴支架的驱动力,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本技术通过凸轮组件对转轴支架施加驱动力实现并维持动触头与静触头的抵接,提高了两者抵接的稳定性,当断开负荷电路时,在复位件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动触头与静触头快速脱离,减少电弧的产生,提高安全性,且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负荷开关,尤其涉及一种负荷开关凸轮结构


技术介绍

1、负荷开关通过手动或自动操作来实现对电路的控制,能够切断额定负荷电流和一定的过载电流,但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负荷开关在断开负荷电路时,动触头与静触头的脱离速度无法满足需求,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电弧无法快速熄灭,导致对动静触头的烧损。

2、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实现动触头与静触头快速脱离,减少电弧的产生,提高安全性且结构简单,成本低的负荷开关凸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负荷开关凸轮结构。

2、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3、一种负荷开关凸轮结构,设置在负荷开关的壳体内,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转轴支架、设置在所述转轴支架上的动触头、驱动所述转轴支架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凸轮组件、限制所述转轴支架转动的复位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静触头;

4、第一位置时,所述凸轮组件对所述转轴支架施加驱动力,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抵接;

5、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荷开关凸轮结构,设置在负荷开关的壳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转轴(30)、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30)上的转轴支架(31)、设置在所述转轴支架(31)上的动触头(32)、驱动所述转轴支架(31)围绕所述第一转轴(30)转动的凸轮组件、限制所述转轴支架(31)转动的复位件(33)、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静触头(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凸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二转轴(35)、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35)上的齿轮部(36)、设置在所述齿轮部(36)上的凸轮部(37),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凸轮部(37)与所述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荷开关凸轮结构,设置在负荷开关的壳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转轴(30)、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30)上的转轴支架(31)、设置在所述转轴支架(31)上的动触头(32)、驱动所述转轴支架(31)围绕所述第一转轴(30)转动的凸轮组件、限制所述转轴支架(31)转动的复位件(33)、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静触头(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凸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二转轴(35)、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35)上的齿轮部(36)、设置在所述齿轮部(36)上的凸轮部(37),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凸轮部(37)与所述转轴支架(31)抵接并对所述转轴支架(31)施加驱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凸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支架(31)包括围绕所述第一转轴(30)转动的本体(311),所述本体(311)上设有连接孔(312)和连接部(313),所述连接孔(312)用于与所述复位件(33)相连,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连接部(313)与所述凸轮组件抵接并承受来自所述凸轮组件的驱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凸轮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海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未来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