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地质结构资源化利用的免钻-自补水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3370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09 19:14
基于地质结构资源化利用的免钻‑自补水生态修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开创了地质结构(例如裂隙)资源化利用新理念,利用岩石天然裂隙等地质结构直接嵌设柔性自适应智能生态锚杆,免去了传统钻机钻孔作业,极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能够实现裂隙内部水分的实时监测和裂隙内部水资源自汇集和自收集以及向外自补给;双层护网结合分层喷播技术,可将裂隙内的自补水结构、坡外立体多气候自适应集水结构与坡面植生层紧密耦合,在缺水环境下持续提供稳定水分;同时注入材料兼具高粘结强度和微生物矿化功能,不仅即时增强锚杆与岩体界面抗拔力,还可形成钙镁质胶结物质钙镁质胶结物质沉积,实现自愈式加固,显著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耐久性与生态恢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生态修复与岩土工程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基于地质结构资源化利用的免钻-自补水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1、挂网喷播是高陡岩质边坡失稳(崩滑)灾害生态化防治的新型措施,是人们环保意识、绿色材料以及新工艺发展衍化而来。该技术通过将工程力学、地质学、植物学等多种学科整合从而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生态护坡技术流程,主要包括坡面清理、边坡排水、挂网、锚固、喷播基材、喷播植被种子、养护等施工工艺,其中挂网和锚固是保证边坡安全和基材稳定的关键流程,也是成本最高的环节。目前,挂网所用材料一般为镀锌铁丝网(直径约2mm),市场价约20-30元/平方米;锚固的材料一般为螺纹钢(主锚杆直径约1.8cm,长度约1米;次锚杆直径约1.0cm,长度约0.5米),锚固设置需预先钻孔,孔径一般3.0cm,锚固间距一般1m×1m,锚杆施设市场价约100元/平方米。此外,耐久性提升也是地质灾害生态化防治的主要目的之一,这里的耐久性指的是百年、千年尺度。然而,挂网和锚杆所用材料目前均为钢筋材质,在户外干湿冷热不均的气候环境下,使用寿命一般仅为几十年尺度。此外,高陡岩质边坡表面缺水,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地质结构资源化利用的免钻-自补水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质结构资源化利用的免钻-自补水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自适应智能生态锚杆包括以下制备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地质结构资源化利用的免钻-自补水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锚杆制备尺寸为长1100-1500mm,宽10-30mm,厚6-14mm;所述次锚杆制备尺寸为长600-1000mm,宽10-30mm,厚3-7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质结构资源化利用的免钻-自补水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裂隙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地质结构资源化利用的免钻-自补水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质结构资源化利用的免钻-自补水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自适应智能生态锚杆包括以下制备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地质结构资源化利用的免钻-自补水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锚杆制备尺寸为长1100-1500mm,宽10-30mm,厚6-14mm;所述次锚杆制备尺寸为长600-1000mm,宽10-30mm,厚3-7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质结构资源化利用的免钻-自补水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裂隙深度不小于0.5m,且张开度不小于1cm;所述小裂隙深度不小于0.3m,且张开度不小于0.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质结构资源化利用的免钻-自补水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包括以下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地质结构资源化利用的免钻-自补水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剂-酶诱导镁基胶凝复合材料各种材料的比例为保水剂50-90份,尿素溶液5-30份,活性氧化镁5-30份,胶质芽孢杆菌菌粉1-10份,刀豆粉浸出液与尿素溶液体积比为1:1-5:1;所述大气集水材料-酶诱导镁基胶凝材料各种材料的比例为大气集水材料30-60份,尿素溶液5-30份,活性氧化镁5-30份,岩砂5-30份,胶质芽孢杆菌菌粉1-10份,刀豆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泮晓华唐朝生戴启辰董志浩胡慧珍张宪茂施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